01
考试成绩下来了,苏茵的心感到一阵隐痛。很明显,这学期孩子的成绩下滑严重。
她想发火,可是看着孩子自己也难过的表情,她忍住了。
苏茵心里明白,这学期孩子的成绩下滑,一定与自己的监督不到位有关系。总以为初中了,孩子应该有了一定的自制力,所以没有再向往常一样,跟的那样紧。
自己的孩子还是比较了解的,自己就像那支小鞭,抽一抽,紧一紧,孩子的成绩便上前靠一靠,自己松一松,孩子的成绩就会滑下来。苏茵明白,这样的孩子算不得优秀,可是苏茵更明白,这样的孩子可以变得更优秀,只要作为家长的不放弃。
苏茵有时候很纠结,看到很多的心灵鸡汤,说是不要老把眼光盯在孩子的成绩上,应该给他一个自由的环境,让他自由生长,孩子定会在自己的花期应时绽放。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放任的结果往往就是惨不忍睹,苏茵看看身边的那些孩子们,便会对看起来很有道理的鸡汤发出质疑。
苏茵不否认有一些自觉性很强的孩子,他们完全可以自觉地学习,不需要家长老师的督促。可是,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正值青春年少,爱玩乃是天性,倘若不勒紧那个缰绳,大多数孩子是会成为脱缰的野马,尤其现在手机电脑如此普遍的情况下。
02
“妈妈,我讨厌考试,为什么要考试?”这是现在的孩子经常问家长的话。
“如果不考试,怎么来判定你这学期的学习效果,又怎样衡量你的成绩好坏呢?”
“可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成绩好的呢?”
我相信,这样的问题,很多家长都会遇到,也很难回答。作为家长,从孩子上学第一天开始,孩子的成绩便成为了心心念念的一种牵挂。
考好了,风和日丽,考不好,阴云密布。
于是,考试也似乎成了判定孩子的唯一标尺。于是,孩子心中所承受的压力,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种负面情绪。于是乎,有些孩子用青春的叛逆对学习进行一场拉力赛。
孩子,你知道,这样的时刻作为家长有多么无奈吗?如果可以选择,他们情愿你永远不要长大,永远不要承担成长的烦恼和将来面对社会的无奈。
考试,无疑是残酷的,它既是一种竞争一种选拔制度,可是另一方面,确实也彰显着一种公平。
在当今社会应试教育制度下,不考试,怎么选拔人才?怎么督促自己进步?怎么来判定教学成果和学习效果?又怎么来证明你的优秀呢?
成绩的好坏只是对孩子学习成绩的一种判断,而不是对孩子人格的一种否定,成绩优异与否,也绝不是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尺。
可是在应该学习的年纪拼劲全力,至少是对自身素质进行的一种文化积淀。
03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带给你快乐。”
这是龙应台写给儿子的一段话,我相信也是天下大多数父母送给孩子最美的告白。
是的,用功读书,不负最美年华,才会绽放最美的青春,才会迎来快乐的将来。
我不愿意看到在你该努力的时候去放任,而在你该高贵的时候去卑微。
如果你付出了十倍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我们永远是站在你身后给你鼓掌为你骄傲的父母,可是你若只付出了三分努力,我们愿意做那根激励你前进的教鞭,不断督促你,将你那七分潜能挖掘出来,让你的花期绽放成绚烂缤纷的世界。
孩子,如果以你的未来为代价,我愿意逼你优秀。
曾经有一篇热文提到: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也许你的孩子一直没有绽放,只是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我相信这个观点的合理性,是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将来,可是在将来到来前,作为家长,还是应该帮他修剪杂枝旁骛,让他在原本可以到达的高度里不要过早折断,在原本可以成为栋梁时,不要放任成一根烧火棍。
如此,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孩子负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