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千年词学的坎坷发展之路

来源:二三娱乐

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音乐的载体和附属品,并非是一种单独文学的存在。而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终于能和诗文一样成为正统文学,其中有兴也有衰,相比于诗文来说,词的发展更加坎坷。词的起源其实是比诗文要晚,很多时间内地位也不如诗文。

千年词学的坎坷发展之路 千年词学的坎坷发展之路 千年词学的坎坷发展之路

1、隋唐时期——词的起源

其实你去看很多的一些本子,有不少的词论家直接把词的起源向上推到了汉,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过于拔高的行为。词的起源其实没有那么早,因为像我说的到了清代,词成为一种正统文学,所以说在它的起源上必须要能跟诗文相提并论,所以直接将它的起源拉到了汉朝。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词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众所周知,南北朝是一个南北文化交融的特殊时代。隋朝统一南北,然而时间很短,很快就过渡到了唐,所以当时很多的胡乐就传到了中原。词本身应该是燕乐,是一种音乐的载体,类似于今天的歌词,在那个时代是不能独立于音乐而存在的。而当时的词配上音律,在歌姬和妓女之间是可以相互流传和传唱的,是可以唱出来的。所以当时在敦煌以及其他地方流传很多曲子词,但是这些词大多通俗,而且有时候甚至流于粗,比如说“要分且待青山烂”。情感真挚,但是语言不加雕饰,在整个词史上,这种作品都是算比较下乘的。这个时期其实像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诗人,其实也写词。比如说李太白,就有《忆秦娥》和《菩萨蛮》等经典作品。另外还有白居易,刘禹锡,皇甫松,温庭筠,韦庄等一些词人。但是唐人词,仅仅是千年词学的刚刚起步,内容和手法上都未臻极致,所以没有引起的重视。这个时期的词,大多通俗易懂,直白浅露,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2、五代北宋时期——词的发展

可能有一些人好奇我为什么要把五代和北宋放在一起,其实北宋初期像一些欧阳修,包括宋祁一些词人,内容和风格都和南唐非常接近相似,词论家谓之“同出南唐”。五代是一个乱世,但是对于词发展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五代词中比较重要的两个部分是南唐和后蜀,后蜀出一部花间集。南唐出正中,中主后主父子。花间集是一本非常精致的集子,比起唐代一些曲子词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其中基本上很少有俗句,已经达到比较雅炼的地步,可以作为后世雅词的典范。然而其取径不高,大多描写妇女容貌衣着和闺格情怨,风格浓丽纤弱。所以这时候李后主就相当重要了,李煜有着自己亲身惨痛的经历,用于词中,字字真情,句句泣血,一扫五代萎靡之气。于是,如王静安之言,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矣。到了宋初,所谓同出南唐,改变不大。始至柳七,词才迎来了它最深远的变革。在柳七之前,词里面的慢词是非常少的,更多的是字数比较少的令词。令词一般的很少分上下两片,所以几乎是没有章法的变化。而且由于篇幅所限,令词中的换笔换意是很难实现的。长此以往,词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根本就没有后世的兴盛。王国维所说的,令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是词最好的形式,不过是解释自己境界说的妄言罢了。柳七以自己非凡的音乐才华,在以令词的基础上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慢词,为词的发展做出了深远的贡献。其后的或是苏东坡,或是秦少游,在此基础上各自发展,一直到周邦彦出,可以说携领整个北宋的高处,为南宋雅词奠定了基础。所以回到标题,为什么说北宋五代只是一个发展而不是高峰呢?王静安云,北宋五代所以独绝者在此,可见王氏心中,五代北宋是巅峰。其实不然,北宋五代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发展,但是在整体成就上来说是不如南宋。北宋除了一二大手,其余的一些都有非常明显的弊病,柳七俚语入词,东坡粗豪,山谷更粗俗。相比于南宋,北宋诸家才气有余而深厚不足。而且北宋始终未脱士大夫风气,难以与南宋相论。

3、南宋时期——词的高峰

上面说到清真立于整个北宋的高处,为南宋雅词奠定了基础。一般的我们说的是清真是大宗师,姜张二人分别是左右护法。南宋相比于北宋,更加突出的是炼化字句和完善章法。出现了白石,梦窗,稼轩,碧山,玉田,草窗,等一系列超级大佬。稼轩成为阳羡词派的宗师,玉田白石成为浙派宗师,碧山为常派所重,梦窗更在清季民国之际,独霸词坛,有吴氏家法之称。各种大手经常建议的也是从南宋取径,而不是北宋。就是因为南宋规矩章法都已经较为成熟,而北宋更多的停留在随心所欲,有感而发的层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