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周冲出走体制,收入比以前翻了300倍之后,体制,在很多人心中,就变成了“清闲、官僚、迂腐、收入低、混吃等死”的同义词。一起吃饭时,我那些在企业工作的同学在抱怨完老板傻逼苛刻,竞争激烈,压力大后,通常会说,你们公务员多好啊,虽然挣得不多,但是轻松,没压力呀,反正国家养着你们,每天也就是开开会,办公室聊聊天,不用干活,一辈子也能衣食无忧。过的多容易啊!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都特别气。谁容易谁知道。他当然不知道我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加班。压力又不是名牌包包,你背出来了才能证明你有。
就拿元旦来说吧,本来早上计划要回老家,开着车走到半路了,一个电话被叫回单位加班,从早上九点忙到晚上8点,中午饭都没吃,写了一万多字的材料,修改六七次,累的狗一样,回到家都9点了。说好的跟家人聚餐,出游,看电影全部泡汤。
这种加班可以说是工作的常态。传说中喝茶浇花看报纸的日子我一天也没过过。而写不完的材料、审不完的报表、接不完的电话、频繁的出差才是日常。为了完成一个调研项目,我们会在山区里待上好几天,会一个一个企业地跑,见负责人,见基层员工,回来后认认真真地想办法,怎样替他们解决问题。为完成一个检查项目,在外地出差两个月都是常事。2016年有8个月的时间我都住在酒店里,不是每天无所事事地下去转转,做个样子,而是老老实实地看资料,写工作报告,在宾馆吃自助餐时还在头脑风暴,商量下一步工作怎么开展,晚上躺在床上会偷偷想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我曾经问我的一个同事,“你说我们每天这么累,周末也不休息,工资这么低,是图什么”
他一本正经地回答我,为人民服务。
又加了一句,其实有时候,人民也不乐意我们服务。
那些羡慕我工作的朋友,如果真让他做我的工作,估计又该抱怨钱少事多责任重了,他羡慕的是自己想象中的职业,而不是它真实的样子。
我又想起我经常见到的发型师小哥,叫TONY还是王大柱来着,反正都差不多。总之是个年轻的小伙。
我在他的营销下成功地剪了头发,换了造型,做了护理,办了一张VVIP金卡。我去的次数不多,每次见到这个小哥,他不是在跟客户谈笑风生,就是在收银台玩IPAD。永远一副精神抖擞、热爱工作的样子,他们店里做个头发并不便宜,办了VVIP金卡,做个发型也得好几百。我问他一个月收入多少,他很自豪地告诉我,现在自己是设计师了,一个月能拿一两万。
我不由地感慨,你赚钱真是太容易了,给我一两万我来当你学徒吧。
后来我加了他的微信,朋友圈几乎每天都被他发的小视频刷屏,而且经常是晚上十点多、十一点多。我才发现他真的是一个月都难得休息一天,每天都在店里给别人做头发。如果赚一万多都得像他这么拼,我估计我不乐意。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觉得理发小哥的钱好赚了。理发行业不是你想混就能混,除了有技术,还得会营销,会服务,每天十一点给人做造型,第二天九点还要精神百倍上班。我觉得我做不到,全年360天无休我会死,睡不够我也会想打人,厚着脸皮忽悠别人办卡我也干不来。
对一个没有天赋,没有学历,没有能力,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来说,赚钱容易吗,一点也不,你看到的奇迹,可能是人家背后没日没夜的努力。打个极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叫只见贼偷吃,不见贼挨打。
我的好朋友,跟现任老公谈了五年恋爱后修成正果。多年的爱情长跑,也没有让两人相看日生厌。因为工作原因,他们要做周末夫妻。但为数不多的团聚时光,他们还是扎扎实实喂了我们一把狗粮。两个人一起做饭啊,做家务啊,出去散步啊,看电影啊,在对方生日时送个暖心的小礼物啊,每周给对方写一封信啊,朋友圈里发的文字和照片,都是些细碎温暖的小事情,但透过屏幕,你都能感受到他们掩饰不住的甜蜜和爱意。
对比自己一地鸡毛的婚后生活,我们都好羡慕她能嫁给爱情,老公对自己那么好,简直就跟谈恋爱一样。
她对我们说,幸福是真的,可日子不容易也是真的。老公因为工作不能陪在自己身边,每次生病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每次过节都是一个人在单位加班。以后还要一个人带孩子,一个人修灯泡,修马桶。她也很羡慕我们深夜回家有人等待,伤心难过有人可以拥抱安慰啊。
好吧,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求生存的小人物都不容易,都有别人看来光鲜亮丽的一面,也都有自己的心酸和身不由己。就连宇宙第一网红咪蒙,也因为写文差点得了宫颈癌。
也许王思聪也有不知道挑哪个网红做女朋友的烦恼呢?
这么一想,是不是平衡多了?作为普通人,既然没掌握好投胎这门技术,要么,奋发图强,体会更高级的人生烦恼。要么,知足常乐,保持乐观心态,活到九十九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