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之所以一事无成,原因大部分是做了自己的人质,一生囿于一片小小的天地,始终徘徊不前,和“井底之蛙”一样,无法发现外面世界的美好。
但这时有些人会反驳我,你怎么可以这么断定的认为?人家有些人之所以甘于做“井底之蛙”,那是因为人家的生活只想要平平凡凡的过,这样子有错吗?
对于如此的回复,我只想说这完全是曲解了“平凡”这个词的意思,为什么做“井底之蛙”苟且的活完一生,没有任何的人生追求你会认可这种生活方式呢?
说实在话,我自己曾经也有过这种不思进取的时候,那是在我初中,那时处在青春叛逆期的我,每天真的很不想上课,又或者上课时我会趴在桌子上睡觉,不然就是看着小说,不理会成绩的好坏,而且经常和父母吵架,那个时候每天真的就是过一天就是一天,每天苟且的活着,最终得到教训的是中考成绩,考得很差,所以高中去了一所市里面的普通中学。
上了高中之后,因为长大了,心理想法等各方面变成熟了,考虑问题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片面了,那时懂事了很多,开始觉得我初中竟是如此的荒废时光,如此的沉沦,于是我就发誓绝对不能在像初中那个时候的样子,我无法原谅自己的平庸。
于是我就开始努力的学习,有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每当其他同学在玩时我很多时候都在教室里安静的学习,每当上课时发现班里的同学趴头睡觉,玩手机,又或者偷偷玩手机被老师发现时,我就会感慨回忆起:我初中也许就是这个样子吧,还好我已经改这种毛病了······
因为有了付出,所以我的成绩就慢慢的上去了,开始在班里的三十几名,然后二十多,最大一次飞跃在班里的第二名,年级的十七名,就这样的保持一直到高三,每次考试我都在班里的第一或者第二名,单科成绩会在年级的前三名,班主任、任课老师的认可,班里同学的羡慕以及视我为榜样,那时我脑子里都始终记得不要“飘”,以及想起一句话:别人只看到你光彩优秀的一面,而忽视了你背后努力奋斗的一面。而忽视了我背后努力的那帮人一般是在背后嘲讽、嫉妒我的人,那个时候,对于他们的这种不屑的态度,我一般视而不见,不去理会,因为不值得。
就这样,进了大学,在大学里,我也没有虚度光阴,苟且生活,每当舍友在宿舍里打游戏大声叫喊时,我一般在图书馆里看书,或者做作业,又或者去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等等,因为我觉得白天呆在宿舍尤其在床上睡觉,又或者在上课时疯狂在下面打游戏、玩手机的行为,真的会很浪费我的时间,所以我一般都不会那样去做。
我就是这样的在别人玩的时候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提升我自己,不想让“懒惰”,而使我变得平凡,所以,在大一年度(现在本人大二)我获得了我们学校的二等奖学金,获得了“三好学生”的称呼以及一系列的奖状,还参加过一些大型的活动等。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不断向前追求我的梦想!
最后,告诉大家一句:在成长努力的道路上也许我们要经历许多的坎坷,但我们需要跨过坎坷,然后勇敢的向前,不拘于波澜不惊的生活,不要一味的接受自己的平庸,人生才算活的有意义!
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故事,这篇文章只是一个简单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