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琼月
湖南农业大学楷博财经ACCA方向班2013级学生
截至2016年6月,已一次性通过ACCA12门考试(含前五门免考),剩余两门成绩未出
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三好学生标兵
热衷公益,曾参与暑期下乡支教、清迈国际志愿者项目,创立“破旧”二手衣物回收利用公益团队,获创业计划大赛银奖
目前正在出国和就业的十字路口等红灯
第一次受到经验分享的约稿,我感到受宠若惊。虽然内心我也十分“得意”一次性通过12门的过程,但我一直将此归功于我临阵磨枪的好运气。面对不乏众多“学神”的读者,我的学习笔记和经验恐怕连大神的草稿纸都不如。因此,我的分享就算是给像我一样粗心拖延没天资的“学傻”和“学酥”们一点小小的指引吧。
学霸变身秘籍一:好好听课
虽说几乎每一次考试都是到了最后一个月才临阵磨枪,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逃课和上课开小差的借口。每周一两节的专业课可以帮助我们日积月累地消化课程知识。课后能立即复习巩固当然是最好不过,但自制力不强的我缺乏长期作战的毅力。对于我来说,平时认真听课助我理解了知识点的大部分,就算不经过课后温习,考前一个月通过看曾经做过的笔记、不断刷题、系统复习,知识点同样能变得印象深刻。通过老师的讲解,知识点会比自学要更容易理解,效率更高,而且课上老师可能会结合真题介绍一些更高效的解题方法。
比如这个学期的P4,我由于一直在跑秋招而错过了很多节课,以至于马丹老师介绍的关于Risk hedging的快捷方法到考前一天我才知道,复习时也有很多地方要消耗大量时间才能想明白。还有P3和被大家称作“玄学”的P5,考试考的其实是一种商业思维,Rainbow老师在课上运用很多实际例子和犀利的点评让我们逐渐形成这种思维,让其变得可以掌控。因此,即使课余活动再多,实习再忙,专业课一定不要落下。可能从短期看它们会占用实习和准备出国的时间,但在长期,无形中它也减轻了最后复习阶段的压力。
学霸变身秘籍二:精做真题
大神们对真题的学习方法清一色的都是——“老板,先给我来三遍”,对他们除了顶礼膜拜,我真的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敬意的方式。这种日夜耕耘的学习方法对我显然是不太现实的。F6和F7一次只考一门时,我的Exam kit才勉强刷完两遍,后来一次考两门更是手忙脚乱,一遍都刷不完。
所以我的计划是,把kit上的题先统统做一遍,再挑出我难以攻克的、知识点不熟悉的题反复做。由于相当于只做一遍练习,总结工作就非常关键了。比如编报表,对答案后把自己没掌握的和算错的地方标记出来,反复回忆当时做题的思路,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做错,记录正确和错误的思路在本子上,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报表模板和解题方法,提醒自己要注意。再比如P阶段几乎没有套路的文字题,考官的答案要点非常全面,这就需要从中提炼出我们想不到的答案,将其挪为己用。
学霸变身秘籍三:不要放弃
考场上不写到最后一秒钟不能停笔这个道理,想必已经是老生常谈,而我想说的是,复习阶段不到最后进考场,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同时准备8&9时,经常是看一科就忘记另一科,考完F8之后甚至连F9最容易拿分的计算都忘了,着急地心都要跳出来。后来我强迫自己镇静下来,专门攻克最核心的知识点。忘记的知识,尽力去捡回一点,总比在慌乱中丢了全部要好。结果,可能是上天看到了我的努力吧,幸运发生了,F9当天考的题几乎都是我前一天努力攻克的知识点。再比如今年3月的P1,距离考试只有一周时间了,我和我的小伙伴连一道真题都没有看过。可即使认为自己可能没有希望通过,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也废寝忘食地刷完了五套真题,最后,天使一般的考官让我低分飘过。
有些同学不相信自己可以同时准备两门以上的考试,而选择弃考;有些同学认为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便告诉自己还有下一次机会。而我认为,即使时间已经很紧迫,即使好像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准备充分,只要不到最后一刻,只要还有一点点时间,一切都还有翻盘的可能。只要不放弃,只要足够努力,幸运女神终会降临在你身上。而就算此刻幸运未降临,我也可以坦然地告诉自己“我已经拼尽全力了”。
看到这里,屏幕前的你可能会想——“这些方法还用你说,谁不知道啊!”,你也可能会因为它们过于普通而质疑它们的真实有效性。但最简单和最普遍的道理往往被轻视,是最难以做到的。返璞归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相比于周围的各路大神,我没有聪颖的天资,更不是一个勤奋的人。回看三年的考A路,风雨与阳光并行,我笑称ACCA把我从一个“学傻”成功转变为“学霸”。虽然距离“学神”我还差得远呢,但我对自己在大学的转变已经很满足了。人呐,还是要学会知足常乐嘛~
在这里我诚惶诚恐地双手奉上我的浅薄经验,供学神吐槽,供“学傻”和“学酥”们参考。如有问题,欢迎指出。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考A路上将敌人杀个片甲不留!
注:以上内容由楷博财经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