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crealling
从未想过,伤害最亲的你。 我们总是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最亲的人。——时下很流行的说法
试问:人,为什么会发脾气?人,什么时候会发脾气?
答:那是情绪的宣泄,在被触碰内心底线的时候。
再问:什么人会触碰你内心的底线?或许是某个犯下惊世骇俗罪行的凶手,或许是某个灭绝人性的变态…你会经常遇到这种非常态种群吗?好像不会。所以,到底是谁,时不时碰一下你的底线?肆无忌惮又得寸进尺?
再答:亲人。
从未想过,伤害最亲的你。“我们总是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是半句话,剩下的一半该是“却也是最亲的人伤我们最深”才对。
这句话,完整的也可以这么说:因为最亲的人伤我们最深,所以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他们。这事儿,怨不得谁?毕竟是我们,合而谋之,共同努力行之。
从未想过,伤害最亲的你。因为最亲的人“最了解”我们,所以一个劲的挑战我们的底线。所以我们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他们,因为我们不喜欢被掌控。
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早已脱离了“亲密无间”这样的形容词,再亲的人也对最亲的人有着充满未知的神秘感,所以,理解,永远是相对的。而现在,所谓亲人,自以为从小看着你长大,亲手拉扯你成人,就自诩最了解你,知道你适合怎样的生活,一定要为你指点人生,知道你几分性格特点,一定要为你点鸳鸯谱。如此总总,全都是丑陋的谬误。
人生道路在于自己,爱情命运在于自己,没看过我看过的世界,没体会过我体会的苦涩,就频频打着亲情牌干预我的人生,嘲笑我的生活。亲情没了人权,人权没了情绪的抒发,何谈亲情。自我感知就是底线,即便再亲,也请不要胡乱添油加醋。
从未想过,伤害最亲的你。因为最亲的人“最亲近”我们,所以天真认为自己该事事知晓。所以我们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他们,因为他们总得寸进尺。
即便再亲近的人,哪怕血浓于水,也难心融于心。亲人最过分的莫过于打着苦情牌挖掘隐私,好像因为亲,就不应该保有秘密,秘密被视为隔阂,距离感。然而秘密却是人性的禁地,每个人内心的禁地或邪恶或阴暗,所以死守阵地,如有侵犯,坚决反抗到底。
然而,我们却频频遭遇亲人拷问,诸如有恋人吗?工资多少?多久结婚…等私人问题,相信每次被问,内心都有一团无名火在咆哮“关你屁事”,而表面上又必须遵从长幼尊卑的传统美德,和颜悦色,如实相告,实在无奈。渐渐地,你就被询问到如同在光天化日下被扒得赤身裸体的尴尬,紧接着扒光你的人要开始指责你的错误,指导你经验教训。不过生活都是体验,经验教训都是在一次次试错中积累,尽管有的人活的比我们长久,但未必见得一定见多识广。行万里路的也可能是流浪者,而非旅行家。作为亲人,难道不该维护亲人的尊严脸面,话到嘴边留三分?正是由于亲近,就需要时时保持距离感,允许他人留有空间。正是由于亲近,面对你的坦率,我依旧也拥有反驳的权利。
从未想过,伤害最亲的你。 亲情,面对的挑战不仅是手机等电子产品,心与心的抵触矛盾才是最可怕的,可怕到随时可能摧毁亲情。亲人间的亲,不仅在于情感沟通交流,更在于尊重体谅。即便坦率,也要注意沟通的艺术,切莫因为基因上的纽带,就随意舞刀弄枪,倘若伤了和气,多少个春节假期都无法用来弥合沟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