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8月26 | 当你梦想去改变一个糟糕的行业

来源:二三娱乐

“当一个声誉卓著的团队试图改造一个糟糕得出名的行业时,最后屹立不倒的总是那个行业的糟糕名声。”——巴菲特

今天带你理解第一个不变的原则:市场作用力

…………………………………………………………

这是一个很让人心动的市场机会:

A国的家具市场每年有上千亿,但却没有一个真正知名的家具品牌——多达2500多个家具制造商在相互竞争,陷入价格混战。他们大多数规模很小,很多采取落后的家庭作坊式管理。如果你问任何一个消费者,他能想起什么知名的家具品牌,会发现他什么也想不起来。

这个时候,有个有梦想的人发现了这个机会。他的团队拥有先进管理经验、生产经验和品牌运作能力,想要进入这个过去几十年都没怎么改变的市场,提供真正的好家具并且建立知名品牌

结果这个人最终却失败了……

家具业务后来成为了母公司的沉重包袱,在挣扎多年、饱尝失败后他才终于将家具业务剥离出去,不仅未能改变这个糟糕的行业,反而拖累了原本顺风顺水的公司,足足亏损了6.5亿美元。这个公司就是美国的马斯科公司。

为什么如此明显的梦想会失败呢?

一直以来,我们经常拥有去改变一件事的冲动,比如看到行业中没有品牌,想要创建品牌;看到行业中欺诈消费者,想要做首个诚信的品牌;看到行业中缺乏一个高效的信息对接平台,想要做这样一件事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正是这种“冲动”,诞生了无数伟大的企业家。

这也让无数人前赴后继,怀揣抱负加入这个阵营。

但我今天要讲的是:为什么这种包含梦想的冲动却经常带来不好的结果,为什么会像上面的案例一下,变成白白的努力。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识别行业中市场作用力

所谓“市场作用力”,就是在一个环境中,决定谁能够胜出的关键评价标准。它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到底是关于什么的竞争?

比如超市货架上的洗发水,消费者选择的时候往往不会考虑太多,直接选择习惯的或者熟悉的品牌,此时的市场作用力就是“更加知名的品牌容易获胜”。这个时候,你生产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就不太可能获胜。

比如我大学时修过很多市场营销课程,看不惯死记硬背的人,我就对每个问题进行大量的深入研究和思考,结果反而考试成绩下降。这是因为老师的题目本身就要求标准答案,市场作用力就是“死记硬背的人容易获胜”。

再比如在进化中,能够准确识别不同果实并且带回部落的女性,更容易因为获得了额外的果实而让基因保留下来,所以“擅长寻找、整理有价值物品”的女性,更容易获胜(这就是为什么女性更擅长并习惯购物和整理)。

知名品牌容易获胜死记硬背的人容易获胜擅长寻找的女性容易获胜”——这就是我所说的市场作用力

这种市场作用力不是无法改变(后面会说怎么做),但很多企业就是因为没有在本质上识别所在行业和环境的“市场作用力”,从而做了不合适的事情,最终导致失败。

回到上面的家具行业案例,为什么一个看起来很好的机会(在一个缺乏品牌的市场率先建立品牌),结果却导致了失败?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市场作用力”:当时的消费者在选购家具的时候,更加看重便利性(渠道、配送等)以及材质,而不是看家具制造商的品牌。这就意味着,真正容易获胜的是家具商场以及原材料供应商,而不是想要建立品牌的家具制造商。

我们知道,品牌之所以能成的前提是:消费者愿意通过品牌来判断商品。比如同样的可乐,消费者会买可口可乐,但可能不会买“惠灵顿可乐”。而当时家具行业中,消费者并不会参考品牌“这是牧原牌沙发,选这个好”。

所以,当我们在进行任何一个创新或者怀揣梦想进入任何一个行业,一定要问自己:这个环境中的市场作用力到底是什么?这是一场关于什么竞争?

很多时候,如果市场作用力没有改变,那么往往创新也很难推行。

前段时间,在一个线下交流会上,我遇到一个很创新的婚纱摄影公司,这样问我:

“过去几乎所有的婚纱摄影公司,都是拿漂亮的模特拍摄来忽悠客户,然后等客户进来后,不让他们有选摄影师的机会,基本上按照一套模板摄影(无聊而且缺乏定制化)。而我们则不同,我们都是用真实用户的照片,给用户选择摄影师的机会,并且高度的定制化。请问广告语怎么写,能够让顾客选择我们?”

实际上,这并不是广告语能够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先分析行业中的“市场作用力”。

既然用真实用户的案例照片、定制化摄影等都可以更好满足用户需求,那为什么过去的婚纱摄影公司,清一色地几乎没有这么做?

我想并不是没有人这么做,而是就像生物进化一样,在过去“市场作用力”的推动下,这么做的公司都被淘汰了,最终市场上留下来的是“学乖”了的公司。

比如婚纱摄影行业本身是低频消费(大部分人一辈子只有一次)、购买前无法获知质量、服务难以标准化(摄影师能力参差不齐)等,自然就导致行业中的“信息不对称”,这个时候自然是拿一套模特图片忽悠用户一次性买单的公司,更有机会。

而你真正要做的并不是多写一句广告语来拉动消费者,而是改变行业中的“市场作用力”或者准确识别行业中“市场作用力”的改变。

比如婚纱摄影是一次消费,在一次消费中,公司本身就没必要重视品牌(就像在旅游景区卖纪念品的人,反正你就来一次,让你这次超预期根本没用,下次你又不会来)。而如果能够想办法开展“范围经济”,在婚纱摄影后继续延伸其他服务,把一次消费变成多次消费,就自然会让“重视品牌”的公司获胜。

再比如婚纱摄影在购买前无法获知质量,大家自然都想尽一切办法拿成功案例去吹,但如果大众点评等测评网站能够好好利用,让更多消费者开始利用第三方测评来判断质量,就更有可能让重视服务质量的公司获胜。

但如果这些都没有改变,行业还是像过去那样,就更有可能还是“坑爹”的公司获胜——对顾客价格越虚高,就越有钱投百度并且找最牛的模特来当案例,从而吸引更多顾客进来……

到了这里,我想你已经明白了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必须掌握的一个基础概念市场作用力——在当前的市场上,到底是关于什么的竞争?做到了什么就会取胜?

之所以一定要掌握这一点,是因为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好多营销趋势变化、好多更加实用的营销技巧、好多让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案例分析,都需要用到这个基本概念。

这个概念如此之基础,但又如何容易被忘记,以至于我见过的很多CEO级别的人,都随着工作的增加,慢慢忘记了这种基础原则。

这里再讲一个前几天遇到的案例,有个朋友要举办营销案例的评选大赛:

“大部分营销大赛、创意评选等,都是为了给一些乙方公司做宣传而已,整个过程缺乏学术性和严谨性,根本不能评出最好的方案。我们这次想要邀请专业人士(比如大学教授),仅仅从专业学术角度来评选方案。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好?”

遇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行业的市场作用力是什么?”——一定很多人想办大赛,无数人在各种路径尝试,肯定也有人有情怀想做严谨的,有人想做噱头,也有人想做骗子,但是最终为什么最终清一色的变成了现在这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很有可能,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做严谨的评选,而是因为现在的行业现状中,做噱头的人,更容易获得资源和支持,能够请来牛逼的嘉宾,能够变得成功,从而导致不这样做的人都被淘汰了。(就像你在疑问为什么人类不能长出3只手,因为长出3只手的人被淘汰了)

而如果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不得不改变行业中的“市场作用力”或者等待这种力量的改变。

看到这里,我想你一定产生了一丝“悲观”的情绪——难道真的不可改变吗?

当然不是,否则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变革者成功了。正是因为我们要最终改变一个糟糕的行业并取得成功,所以才要先正式“敌人”的强大。

就像我们要飞上天,不能假设重力不存在,而是先承认重力的存在,然后想办法去克服和利用而已。

一般来说,当行业中的“市场作用力”确实不适合你的时候,有这几种方法可以解决:

1,超越行业:跑到“市场作用力”适合你的行业中

2,改变行业的市场作用力

3,利用市场作用力的变化机会

| 1,超越行业:跑到市场作用力适合你的行业中

“适应不了水战,你就跑到陆地上。”

为什么有的时候“市场作用力”对你不利,但仍然有机会挣脱?

是因为同样一件事,你的目的不一样,也就处在了不同行业。

比如前面讲到的大学考试中,“死记硬背”的人容易获胜,因为他们总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高分。

但如果我的目的并不是“考试拿到高分”,而是其他目的(比如想通过真实的技能来找工作),这样的“市场作用力”对我就没有什么影响。

再比如在挂面这个行业中,本身就是很难做品牌的——消费者把挂面当成主食替代品,而这就跟其他诸如大米、面粉等主食一样,消费者不会通过品牌来判断质量。这就导致挂面的市场作用力是——在渠道和成本上领先的企业能够取胜,而在品牌和质量上领先的企业很难取胜。

而破局的关键就是:同样是挂面,但你满足的需求不一样,跑到不同的行业中,自然“市场作用力”不同。

陈克明挂面就是这样做的,他把每款挂面变成方便面那种量(一挂面就是一碗),并且加入调料包,还提升生产技术让挂面更容易煮熟——这样,挂面就不再仅仅是一种主食替代,而变成了一种“方便食品”。

而在“方便食品”这个行业,市场作用力不同,消费者习惯于通过品牌来判断质量,自然是可以做品牌的了(想想康师傅就知道了)。

所以,当行业的作用力不适合你的时候,你应该问自己:我现在跑到什么行业,这种作用力会适合我的生存?

2,改变行业的市场作用力

“适应不了水战,你就把水面变陆地(比如铁锁连船)”

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如果当前行业市场作用力对你不利,那你可以想办法改变消费者的评价标准,从而让市场对你更加有利。

比如几年前的手机市场,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崇尚品牌——认为大牌子才是好的,尤其是国外品牌。

而小米不论是通过广告、发布会还是公关,强调手机参数本身,并且主动创造了“跑分文化”(比如投资安卓端跑分软件安兔兔)。

这样下来,消费者就更加变得以“跑分”作为评价标准,而减少对原产地、大品牌等的参考,从而让市场作用力出现了改变。

所以,当行业的作用力不适合你的时候,你还可以问自己:我如何改变当下的市场作用力,让市场变得更加适合我的生存?

3,利用市场作用力的变化机会

“等待并识别改变战局的机会。”

改变总是很困难的,但是利用行业大势的变化,却非常容易。

比如在过去,你要建立一个“生活方式品牌”,倡导“都市新绿色生活方式”,销售健康沙拉、运动食品、健康食材、家庭运动器械等,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为过去所有的品牌都要上货架,消费者的心智归类也是基于货架的,你生产这么多不同品类产品,根本不符合定位理论,不光在消费者心智中没有位置,甚至在超市货架中也没有位置——沙拉在熟食区,运动食品在零食区,健康食材在生鲜区,运动器械则跑到超市二楼了。

这就意味着你根本没有机会——过去超市货架上的“市场作用力”,根本不允许你存活。

但是现在如果你成为一个“领导健康生活方式”的网红,在自己的公众号销售所有证明“新都市生活方式”的产品,就变得容易多了可行多了。

因为网红电商更多是按照人格分类,而不是按照产品属性的分类。

也就是说,大环境的变化,导致“市场作用力”被改变,从而让本来没机会的商品变得有机会,让本来有机会的变得没机会。

所以,你还可以不断问自己:我所在的行业的市场作用力,最近和未来,有什么变化?

今日讨论问题:

讲一个你认为违反市场作用力从而失败的案例,或者针对市场作用力,提出你的疑问。

如果无从下手,你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思考:

1.你所在的或所关注的行业里有哪些案例属于这种,许多人曾经认为是关键的市场作用力,后来被证明是根本不是?

2.又有哪些不被看好的产品,因为找到了“市场作用力”,反而开辟了一片新市场?

这时候,你就可以从这三个方式展开思考:

什么产品是因为,跑到市场作用力适合的行业而成功的?

什么产品是因为,通过改变市场作用力而成功的?

有哪些本来不存在的市场,因为大环境的改变转而存在了?

Notice:举例之前你需要注意

因为信息同质化的现象严重,所以在问之前你可以先想一想,你举得例子会不会很多人都在提(比如,诺基亚、柯达之类的,只要一提败局,直觉反馈就是那些最著名的,那样你就显不出你的差异化了),如果你举的例子比较独家、又比较新,我会在前排回复。

如果你觉得确实有些行业用这三个方式还是无法破局,欢迎提出来。针对性强的问题也会前排回复。

PS:

今天讲的是一个非常根源的概念,以至于我都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概括它,所以在市场方面临时概括为“市场作用力”。实际上它等同于克里斯坦森提出的“价值网”,战略学中的“竞争的基础”,生物学中的“进化法则”,人类学中的“社会标准”,物理学中的“场”......

这样的概念很无聊,但是却非常重要。我们会用一周的时间,通过不同学科、不同案例、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以让你理解“市场作用力”,从而可以分析接下来的很多营销问题,看清市场的变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