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沐世
佛说:前世500年的修行,才换得今生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一次人潮汹涌中我望向你,而你也恰巧望向我的回眸。 这红尘斑杂,世人游离不出,便在这其中浮沉。姻缘,情仇,聚散,织成一条条红线,连住你我,终挣扎不开,便随着这丝线,拉向不知何处的彼岸,人生一世,便随着几缕炊烟,几道风景,和一些生命中在你记忆里留下或深或浅影子的过客而充满。
心境如若出生时是面恬静之湖,那么这些纷纷扰扰的俗世就如6月梅雨之季到来一般,降落于心境之上,泛起或大或小的涟漪,终不得平静。
很喜欢日本的一句和歌歌词,叫做“一期一遇”,意思也很简单,译为:不经意的一次偶遇,也许就是你这辈子中的唯一一次相逢。 想传达的含义是世间万物,如若出现在你的生命历程里,都要好好对待,因为此景此物或此人和你的缘分,或许就是这刹那一瞬,往后就是各别天涯,缘分已尽,从此再无重逢。人生中有多少次回眸,我们记不清楚,多少事物和人出现在生命旅途之中,我们也数不清楚,但,有些缘分恰恰就是萍水相逢,就是雨后蜻蜓点点,停靠一秒于你的心境之上,泛不起波纹,惊不起涟漪,飞走之后,红线剪断,从此相遇两茫茫,但亦不惋惜,真心待你,一份微笑,一个眼神,便是最好的因缘。
仓央嘉措堕入凡尘,金殿之下环绕的梵音留不住他,佛祖眉间慈爱的佛光留不住他,十万信徒俯首的信仰留不住他,他终究是情海中的一支格桑花,要到红尘中去,所以才会在夜深人静之时,写下“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诗句,才会在情爱和淡漠之中苦苦纠结,白天是拉萨至高无上的王,普渡众生,夜晚又穿上华服,做拉萨最美的情郎,纵情欢愉,可谁又知他更偏好哪方,又想真正踏入哪方天地,去单纯的做个纯粹的人,不再动摇,可他终究不能,终究无法抛弃苍生,从此没入红尘之中,亦无法一心向佛,将此身此心献还给佛门,超脱于世,最终遭到了上天的报复,投身于青海湖,投身于洗涤万物的圣湖之中,25岁便结束了他的一生,亦或许这才是佛祖给他最好的安排,不愿让他再苦苦抉择,让他以一位情僧的身份,留下传世的情诗和波澜壮阔的一生让后人永远传诵和铭记,6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一位真正和百姓共渡世俗之海的无上情僧。
花开花落,缘起缘灭,我未生时谁是我,我出生时我是谁,人间一游,短短不过几个四季更替,便画上结尾,可世人终究无法看破,哪怕撕心裂肺,哪怕百转千回,都要去最深的红尘中饮上一瓢,然后醉生梦死在灯红酒绿之中,是我们傻,还是我们疯,还是三生石上早已刻好,我们摆不脱的宿命,如若看开,会不会才能超脱于世外,感悟到菩提树下那丝沁人心脾的禅意,感受到人间之事多么微渺,从而淡漠如水,再无波澜,但终又能几人做到,缘是因为我们生在红尘,终要到红尘尽头中去。
有人的地方便有故事,拉萨因为文成公主和仓央嘉措的出现而多了神圣的布达拉宫和多情的诗篇,人在利用自然的同时,总也在深深的影响着周边环境,一草一木因人的出现而变得多情,一阵风和一朵云也因人的出现而变得洒脱和沉重,清风徐来,不知承载着哪位多情客的鼻息,白云悠悠,不知载满了多少断肠尘事,人们一旦将情寄予到了一花一木之间,这片天地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不论人的足迹还会不会出现在这风景之中,我们要相信,许多故事都还在这深深的泥土之下,逐渐发酵,最终长出多情的花儿。
别负这红尘一梦恐是最奇特之处,人有喜怒哀乐,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常常触发于外界的刺激,便在无人指点,更无人控制的情况下,心弦轻拨,嬉笑怒骂溢于言表,遮掩不住,开心时嘴角微翘,绽出花儿,伤心时泪堤绝陷,盈盈落泪,而人又恰恰是群居生物,人与人的接触和与生俱来的时时易受感动之心,注定不会使你我漠然的擦肩而过,然后世间便有了故事,大大小小的相遇上演和因果一环套一环,斑杂的红尘就酿成了。
既然佛讲是缘,那么相守一生是缘,萍水相逢也是缘,我们又何必苦苦逃离,逃脱到世外之境,何必使情绪永远波澜不惊,如若未经历心碎一般的伤疼,又何必畏惧俗事,倘若人从落地那刻便大彻大悟,心似明镜湖台,那天生俱有的喜怒哀乐岂不是永远藏在湖水之下,染上寒霜,一颗炽热之心会不会也就随心弦不拨,而逐渐息凉,终不再炽热。
不求看破万物,不求饱受颠簸,愿求一切尘事都能随风而来,随风而去,愿求心绪澎湃之时有一分明澈,一分透悟,愿求月下静坐之时有一分躁动,一分期待,如此最好,此身已如仓央嘉措般无法脱离红尘,便应学会如何在红尘深处还能逍遥信步,看花谢花开,潮起潮落。
人生在世,须尽欢颜。
良宵苦短,一生就如一场春梦,你我皆是梦中过客,梦醒时,过眼往事终会化作浩渺云烟,又何必躲避,须谨记,作别孟婆,别叹奈何,勇敢踏入轮回。
此生之始,只求不负这红尘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