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种求爱的误区:贿赂、诉诸怜悯、诉诸公正、威胁

来源:二三娱乐
四种求爱的误区:贿赂、诉诸怜悯、诉诸公正、威胁

最近总是看那些小姐姐义愤填膺的向各个博主吐槽自己的奇葩(前)男友,因为我也有个直男癌+初恋男生的智障前男友,有些感同身受,因此写下这篇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无意影射、切勿对号入座的欢乐吐槽文。


关于标题,这是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卡伦·霍妮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里面提到的人格性神经症患者通常会采取的四种获得爱的手段。

虽然神经症是一种病理性障碍,但这些冲突恰恰也显示出我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矛盾。

你可以尝试回想一下自己的恋爱经历,包括我在内,偶尔是会用这四种方式或者有这种倾向来达到自己目的的。

一、贿赂。

这个词对于亲密关系,是有些夸张了。书中解释为“通过试图理解对方、在精神上或事业发展上帮助对方,改善对方的困境来赢得爱。”

曾经在一个相亲节目现场,女嘉宾问上场的男嘉宾,如果我可以给你事业上提供帮助,你会选我吗?

这个男嘉宾几乎没犹豫的就拒绝了,“不要!”

大概很多人会在背后嘲笑男嘉宾傻吧,事业上升,同时又收获一份美好的爱情,何乐而不为?

这搁到以前,假如有个人这么对我说,我可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他。但自从单身以来,也修正过很多以前错误的价值观。我们大概是不应该,把这种物质需要或者情感寄托给一个目的性太强的人吧。

假如你喜欢一个人,喜欢的应当是ta这个人,而不是ta对你好。

二、诉诸怜悯。

这意味着向他人无限展示自己的痛苦和无助,以此来获得对方的爱。更夸张的是,将自己置身于灾难性的情境中,来强迫对方给予帮助。

我前任,总在有矛盾有争吵的时候,跑去和哥们喝酒,喝到要别人扶着才能走的时候,给我打电话,哭诉自己是多么的委屈。本来我是一个喜欢有问题马上解决,绝不把感情上的事拖着,那时候我却连ABC疗法都懒得用。

三、诉诸公正。

我们有时会偷偷比较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是否成正比,假如对方没有基本等价的付出,我们总会感到失望。

有这样一类人,因为想要回报,才去付出。并且拿这种强迫性的慷慨,来要求另一半对自己的牺牲作出补偿。

每次恋爱我好像从未考虑过得失问题(这可能是每一个前任都觉得我单纯的原因??笑哭。),但我前任是个特别喜欢把自己的付出挂在嘴边的人,这也是以前我最看不惯他的地方。

现在分开之后,我想可能初恋男生都这样??还是说像这种对爱情抱有梦幻般幻想的男生,都喜欢把付出当作自己获得回报的资本??

四、威胁。

一种是威胁要伤害别人,一种是威胁要伤害自己。无论是哪一种,都只是用这种偏激的行为来获得人们的关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一旦达到目的,威胁行为也就随即终止。

我又要不出所料的谈起前任,总在冷战的夜晚,打电话告诉我他在外面喝多了,或者,他要自杀。嗯出于人道主义我只能善良的保护他幼小的心灵,尽可能的顺着他。然后在每一次矛盾爆发室友骂我脾气太好太善良的时候,淡定地告诉他们我男朋友有自杀倾向。

但是和这种没有一点自控力,随时可能爆发情绪的人相处,真的不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回到这篇文章,其实我们也能看出来,这四种求爱的误区,是不正确的。换句话说,即使用这种方式获得的爱,也不是真的爱情。

第一种是建立在物质诱惑上的自我低级需要的满足。

第二种和第四种得到的只会是怜悯和同情。

而第三种,在爱情初期,双方当然会努力的把最好的自己都给对方,只不过这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行为。但时间久了,倘若把这种付出和回报的衡量作为恋爱的重心,恐怕只会剩下斤斤计较和互相算计了吧。

现在老是强调套路得人心,好像老司机更容易受人宠爱??写的时候一直在自我否定,作为一个智商低,情商高的女生,我也十分享受被人套路的感觉?

所以以上所讲到的一些行为方式,只希望作为爱情里的结果,而不是爱情开始时的原因。

下方留言区,也欢迎说出你的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