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有序数对,感受有序数对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有序数对与点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数形结合
四、课堂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把一张奖状奖励给我班的一名同学,这名同学的位置在第一行,大家猜一下这名同学是谁?
生:开始交流、猜测,把目光集中在第一排的几名同学身上。
生1:王晓洪
生2:张乐
生3:云霄
生4:许婷婷
师:具体是谁确定吗?可能会有几个人?
生:不确定,可能有六个人。
师:这名同学恰好又在第二行,同学们这回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谁了吗?
生:讨论、交流
生1:许婷婷
生2:孙大鹏
生3:可能是许婷婷,也可能是孙大鹏
师:我要奖励的这名同学还不太好找!我再告诉大家一条信息:我说的第二行指的是从左到右的顺序。大家在看一下到底是那位同学呀?
生:许婷婷
师:同学们这回找对了,我要奖励许婷婷同学,因为上周五许婷婷在学校校园捡了30元钱,交给了政教处的杨老师,杨老师已经找到了失主。同学们,我们应该学习许婷婷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许婷婷同学上前面来领奖。
生:热烈的鼓掌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找人活动。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吗?
生:思考
生1:要想准确的找到人,得给出这个人在那行、那列。比如老师刚才给出第一排、第二行
生2:那也没一下子就找到要找的许婷婷呀?
生1:对,还得知道排和列从哪个方向数起。
师:大家交流的非常好,要想准确的找到许婷婷同学,我们事先就要做好约定:即排从前往后数,行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下面同学们按照老师刚才给同学们排及行的顺序找到这些同学——师写出(2,4)(5,1)(4,3)(2,2)。
生:交流、左顾右盼的寻找
生1:肖梅、李楠、高晓婷、尹艳红
生2、梅梅、王双、曲莉莉、邵燕红
生3、我和李红的答案一样
生4、我和马强的答案一样
师:怎么有两种答案呢?
生:你没说是先数行还是先数列!
师:这里老师补充规定行在前、列在后。你们再看看是哪四位同学。
生:齐声回答:肖梅、李楠、高晓婷、尹艳红
师:回答正确,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再接再厉!都开动脑筋想一想,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得到了哪些启示?
生:如果事先给出规定,利用两个数就能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比如规定排从前往后数、行从左往右数、行在前、列在后,那么(2,4)这两个数的位置就是肖梅。
师:李楠回答的非常好。有了规定的顺序之后,一组数对就能定位置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有序数对
师:板书课题:6.1.1有序数对
师:数学当中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ordered pair)记作(a,b)。(边说边板书)
师:如图(2,4)表示第二列,第四排。请一名同学们用彩笔把以下位置点涂上颜色(1,6)(2,6)(3,5)(4,4)(5,2)(6,2)(7,4)其他同学在自备的方格纸上找出这些点
生:描点
师:巡视。同学们找的`非常认真,大家说说你描出的是什么图形
生:北斗七星
师:其实生活中与有序数对有关的事情很多很多,同学们想想,说一说
生1:电影院的座位号,几排几号
生2:图书馆图书位置
生3:地理书中的利用经度、维度找地名
……
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生活当中就有我们所学的数学,反过来说数学知识就来源于生活实际,如果我们把二者结合好,会乐趣无穷。下面我们就用有序数对的知识做一个游戏:打开地理书,把你最向往的国家的首都用有序数对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生:互相交流
……
师:拿出自制的书架图书摆放目录图贴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这是老师想在我班建的图书一角的图书摆放简图。请同学们用有序数对的知识找出你最想读的一本书
生1:约定列在前,行在后(2,3)《格林兄弟》
生2:约定同前面的同学(8,2)《中国成语故事》
……
师:这些书都是同学们应该读的书,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给自己充电,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升能力。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有序数对的知识在你的方格纸上设计一个用有序数对描述的图形
生:学生设计
师:巡视,深入同学之中和学生交流
师:设计完的同学,以数学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作品,并且评选出小最好设计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生:小组交流、评选
师:下面分组汇报一下作品
生1:我设计的是松树,数对的顺序是行在前,列在后,用到了这些点(2,5)(4,5)(3,3)(3,7)(4,1.5)(4,8.5)(5,5)(6,5)我希望我们班同学之间的友谊向松树一样万古长青。
生2:我设计的是一条扬帆起航的小船,象征着我们全班同学乘风破浪驶向辉煌的明天
……
师:各组设计的都非常好,真是各有特色,希望同学们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让我们在同学们的美好祝愿声中结束我们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吧!请同学们课后利用有序数对的知识写一篇学习报告。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我主要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积极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程。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并且注重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下册数学《有序数对》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有序数对,感受有序数对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有序数对与点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数形结合
四、课堂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把一张奖状奖励给我班的一名同学,这名同学的位置在第一行,大家猜一下这名同学是谁?
生:开始交流、猜测,把目光集中在第一排的几名同学身上。
生1:王晓洪
生2:张乐
生3:云霄
生4:许婷婷
师:具体是谁确定吗?可能会有几个人?
生:不确定,可能有六个人。
师:这名同学恰好又在第二行,同学们这回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谁了吗?
生:讨论、交流
七年级下册数学“有序数对”课堂教学纪实及反思 黑龙江省宾县宾西镇第二中学 杨显英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有序数对,感受有序数对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2、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有序数对与点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数形结合
四、课堂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把一张奖状奖励给我班的一名同学,这名同学的位置在第一行,大家猜一下这名同学是谁?
生:开始交流、猜测,把目光集中在第一排的几名同学身上。
生1:王晓洪
生2:张乐
生3:云霄
生4:许婷婷
师:具体是谁确定吗?可能会有几个人?
生:不确定,可能有六个人。
师:这名同学恰好又在第二行,同学们这回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谁了吗?
生:讨论、交流
生1:许婷婷
注意:本文章有隐藏内容
如果您已经达到要求, 请:点击链接查看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有序数对”课堂教学纪实及反思
七年级下册数学“有序数对”课堂教学纪实及反思 黑龙江省宾县宾西镇第二中学 杨显英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有序数对,感受有序数对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2、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有序数对与点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数形结合
四、课堂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把一张奖状奖励给我班的一名同学,这名同学的位置在第一行,大家猜一下这名同学是谁?
生:开始交流、猜测,把目光集中在第一排的几名同学身上。
生1:王晓洪
生2:张乐
生3:云霄
生4:许婷婷
师:具体是谁确定吗?可能会有几个人?
生:不确定,可能有六个人。
师:这名同学恰好又在第二行,同学们这回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谁了吗?
生:讨论、交流
生1:许婷婷
注意:本文章有隐藏内容
如果您已经达到要求, 请:点击链接查看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序数对》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表示位置出发,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指出利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围绕着这些内容,我设置了五个活动,活动一游戏“找朋友”——探究如何确定位置,活动二用数对表示位置,活动三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活动四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应用举例,活动五小结,布置作业。
上完课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活动,我规定靠门口竖着第一列,横着第一行,我想找一个好朋友,首先,只给一个数据,他在第三行,请第三行的同学站起来,刷,同学们就迅速的站了起来,紧接着就听有的同学小声说,第三(四)列,他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好朋友,而我,“欲擒故纵”,问:只给一个数据,能否确定位置?找了刚才哪行的一个学生回答,他说“不能”。接着,我给两个数据第四列第二排,同学们高兴的站了起来,给两个数据能确定一个位置吗?为什么?最后,我让同学站起来说出自己的位置,很多同学跃跃欲试,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这个活动,让我觉得学生都愿意做老师的好朋友,而我更愿意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受到老师的关注,而我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每一节都课会关注每一个学生。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优秀教案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情景感受利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广泛性,能利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
2、让学生感受到可以用数量表示图形位置,几何问题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形成数形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有序数对是“有序的”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书P105画面并提出问题,在建国5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观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么组成的吗?
原来,他们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如第10排第25列举红花,第28排第30列举黄花)整个方阵就组成了绚丽的'背景图章。类似用“第几排第几列”来确定同学的位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方法。
二、师生共同参于教学活动
(1)影院对观众席所有的座位都按“几排几号”编号,以便确定每个座位在影院中的位置观众根据入场券上的“排数”和“号数”准确入座。
师:只给一个数据如“第5号”你能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吗?为什么?要确定必须怎样?
生:不能,要确定还必须知道“排数”。
(2)教师书写平面图通知,由学生分组讨论。
今天以下座位的同学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讨论:(1,5),(2,4),(4,2),(3,3),(5,6)。
师:你们能明白它的意思吗?
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后得到共识:规定了两个数所表示的含义后就可以表示座位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①怎样确定你自己的座位的位置?
②排数和列数先后须序对位置有影响吗?
生:通过讨论,交流后得到以下共识:
①可用排数和列数两个不同的数来确定位置。
②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须序对位置有影响。
(3)让学生的问题都是通过像“9排8号”,第2列第4排,这样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前面的表示“排数”后面的表示“列数”。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4)在生活中还有用有序数对表示一个位置的例子吗?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倾听学生的交流,并对学生提供的生活素材给予肯定和鼓励。
例如:人们常用经纬度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点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p46的练习。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6,1,1。
2、“怪兽吃豆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图中标志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2)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线经过的第3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
1 2 3 4 5 6 7 8
五、教后反思
师: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由同学交流解决问题,教师设疑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平面,数学,坐标系
有序数对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表示位置出发,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指出利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围绕着这些内容,我设置了班级里找位置的活动,首先规定排数和列数,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位置并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其次给出一些特殊的点让学生找出表示的是谁的位置;最后找出答案的`同学站起来。其他的学生判断是什么图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了,参与度也大大提升。后边有设计了一些问题,例如变化排数和列数,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顺序表示的位置不同,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出有序数对的概念。
上完课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活动,我规定靠门口竖着第一列,横着第一行,我想找一个同学,首先,只给一个数据,他在第三行,请第三行的同学站起来,刷,同学们就迅速的站了起来,紧接着我就问:只给一个数据,能否确定位置?找了刚才哪行的一个学生回答,他说“不能”。接着,我给两个数据第四列第二排,某同学高兴的站了起来,给两个数据能确定一个位置吗?为什么?最后,我让同学站起来说出自己的位置,很多同学跃跃欲试,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这个活动,让我觉得设置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课堂的气氛和活跃度就会提高,所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设置更多有兴趣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