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精典精神分析就是将潜意识意识化,可到底怎么意识化的,一直不知道。
精典精神分析过程看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及精神分析师拉尔夫.R.格林森的书《精神分析的技术与实践》,又听李鸣老师讲了相关的内容,才算对这个既高深又玄幻概念有了一点了解。
精神分析治疗的唯一目的就是提高来访者的领悟能力或内省力,或使潜意识内容意识化。
精神分析的过程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分面质、澄清、解释、修通这四个步骤。
一、面质
面质也叫识别,就是使来访者的意识自我能够明晰详尽地识别心理现象。是帮助来访者在意识层面识别行为或语言背后的动机的一步。
面质这个词是针对来访者的,而针对咨询师的叫识别。即咨询师在意识层面能够明晰详尽地识别心理现象。
面质或识别就是找出所有行为背后的原因,即驱使人们产生行为或现象的背后的心理动机。只要在意识层面能够意识到言语和行为背后的动机即可。
面质或识别是在意识层面的,来访者能够意识到,并不需要进入潜意识。这一点是需要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认识到。有时来访者能认识到,有时来访者能知道但他不去这么想,不愿意细想。所以面质或识别的第一步就是帮助来访者在意识层面识别行为或语言背后的动机。
二、澄清
在了了解了动机后,再去寻找那些被聚焦分析的心理现象所导致的外在行为。
面质和澄清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如果面质是找到一个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澄清就是找动机导致的外在行为。
三、解释
解释就是把潜意识内容意识化。解释是为外在意识活动的内容寻找潜意识的含义、缘由、模式形成的过程。
这意味着使理性与意识的自我去识别出曾经被”忘却”(压抑进入潜意识)的某些东西。解释是治疗师对症状的假设,是对治疗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含义与原因做出的假设。通过解释,使得来访者认识到他的过往经历的来源,行为思维模式的原因和意义。这是根据精分理论做出的一种的假设和推论。
因解释是治疗假设和推论,它是帮助病人在意识层面去理解潜意识,去理解潜意识的原因和意义,因此它就是潜意识内容意识化。
解释是可以超越普通意义上的意识和逻辑范畴,但这个假设和推论是需要根据来访者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合适。也就是帮助来访者在意识层面理解他的无法被回忆的潜意识。而且这个潜意识的来源和意义,使来访者在是常生活中,在意识中会不知不觉地做出来。
这种治疗的理论和假设是超越普通意义上的逻辑的,所以有时它不符合逻辑,有时因果是倒的,这也叫重构,即将因果重新构造 ,也需要来访者来证明的,所以也是要根据来访者的反馈来看这种解释是否合适正确。
潜意识内容意识化,用潜意识的含义、缘由、模式、形成过程来解释正在意识范围意识层面的行为。
解释是精神分析治疗中最重要的步骤,也是精神分析独有的,也是与其它心理治疗的分水岭。
识别和澄清是为解释做铺垫,做准备的,修通则是为了增加解释的效果。精神分析的中心就是解释。
怎样做好解释?
1、不断反复做
解释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复,不是解释一次就可,得不断地在不同的事情上反复地说,经过很多事的反复地验证,最后终于让来访者有所领悟。
2、解释是主观的
咨询师要用自己的潜意识共情和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解释。
解释就是推测和假设,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证据,证明来访者是某种心理症结如是乱伦则是非常难找到的,因为它都是在主观的认知的层面上,很难以找到一个客观的依据。
3、解释是象征性
象征性体现在超越现实表像,探索现象后面的意义和原因。它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东西来表达一个无法用具体表达的一个抽象的概念。
解释是把不能具体的东西,超越了现实将它具体了,就像用鸽子来表明和平一样,在很多地方,只有通过这种共同意义上的象征,才能找到,不象医学可以验血、拍片、核磁共振可以找出具体的、
4、解释需要验证
需要根据来访者的反馈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澄清有时和解释是连在一起的。
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解释,也需要经过很多复杂步骤的铺垫,要做无数个识别澄清,还要通过来访者的反应来判断解释是否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四、修通
指领悟内省发生后,产生的态度和行为持续稳定的改变。
稳定的改变是指来访者不再用不恰当的防御而是改用新的防御,最关键的是自我的心理结构(自我、本我和超我)有变化,而心理结构产生了变化 ,才会使改变持续稳定。
修通也有四个方面需要注意。
1、反复
与解释一样,要反复,做过铺垫解释有效后,还要做过很多次,才会修通
2、重构
将前因后果打乱次序,重新整理。使心理成分如领悟、记忆、行为等彼此影响,重新形成一种循环,继而使来访者的心理产生变化。
3、课外
一部分修通的工作必须由来访者自己在分析室之外自己完成。所以,如果潜意识内容意识化了,进行解释了,而且逐渐开始行为上有所改变了,但是真正最后的消除需要来访者回到真正的现实中,在分析时间之外,自己完成。
不是所有的行为要消除到零才能结束治疗,而是下降的过程就可以结束治疗。剩下的在现实环境中,由来访者自己独立逐渐完成。
4、哀伤
真正的修通是要经历哀伤的过程。所以通过识别、澄清、解释,来访者知道了自己的某些行为竟然是来源于自己的某些想法,这些想法来源于童年没有处理好的情结,所以,要进行哀伤。哀伤的过程是不会少的,只有经历了哀伤才能修通。
总结
1、精典精神分析是由识别、澄清、解释、修通四个步骤组成的,它是分析心理问题的标准化程序。
2、所有这些步骤都是必要的,但其中有些来访者会自己动完成,如面质和澄清,领悟力好的自我功能比较强的,稍做提示,就能完成甚至自己完成。但解释不太可能自动完成的,得由咨询师来完成。
3、四个步骤不会精准地按顺序完成,有时进行识别时,澄清也做了。有时,做了澄清,可倒过来帮助来访者识别,顺序是不固定的。4、每次干预都会产生新的阻抗,当你识别时,会有阻抗,澄清时会有阻抗,解释时阻抗更大,每四个步骤之前都会有阻抗,一旦阻抗出现,必须优先分析阻抗。有时想去澄清,也许先解释就可以促进澄清,澄清肯定可以促进解释,有时它们是互为因果的,在真正操作时,应灵活应用,不拘谨。
5、分析过程还需考虑其它因素,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家里出现了变故、搬家、被辞退等等重大生活事件,都会直接影响来访者的生活。有时这样的重要外部刺激,甚至比分析本身更重要,但无论如何,在做精神分析治疗时,都要牢记面质、澄清、解释、修通这四个基本步骤无论
下面用一个案例来简要说明如何用这四个步骤的
案例:一个女大学生,平时住校,仅周未回家住,回家就要洗床单,会将全部的床单都洗了,会因无床单而无法睡觉。有一次她只好与姐姐睡在一张床上。后来,因为家里床单洗完了,只能住宾馆,最后严重到要住院。
第一步 面质
面质就是使来访者的意识自我能够明晰详尽地识别心理现象。就是帮助来访者在意识层面识别行为或语言背后的动机。
咨询师地要让来访者从意识层面知道她行为背后的原因,她显然会以为是床单脏才会洗,但后来住宾馆,在宾馆里她不会洗,虽然宾馆床单更脏,最严重到要住院,但住院时,她从来不担心医院的床单脏,实际上医院的床单比宾馆的床单要脏,宾馆的要比家里的脏。可是,她不洗,她去了宾馆焦虑就会下降,洗床单现象就会减少,去了医院压根就没想过要洗床单,这不符合怕不干净的规律。这样,在意识层面很快就可以明白她洗床单的行为与她爱干净不是一回事。这就是面质。从咨询师的角度来看就是识别。这就是了解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咨询师找到洗床单后面的东西,不是为了清洁,而是为了别的,这就叫识别,让来访者明白就叫面质。
第二步 澄清
澄清就是去寻找那些被聚集分析的心理现象所导致的外在行为。
首先根据逻辑推理比较,发现她洗床单不是因为清洁,因为她把所有铺在床上的床单都洗了,是因为她认为是脏的,还没有铺上去的她认为没有洗干净,所以要统统洗掉,结果,她就去住宾馆,可是宾馆的床上的床单是铺好的,她虽然觉得有点脏,但仍然能睡下去,而家里睡却不能睡,然后到了病房,病房更脏,可是她不洗,另,在没有住宾馆和医院之前,因为床单都洗掉了,结果,她只能跟姐姐睡一张床,可是姐姐的床单已经铺了好几天了,而且姐姐睡了好几天了,如果因为脏的话,姐姐的床显然比她自己的床单要脏,所以从这点,也能排除她是因为想要干净。
她背后的动机是担心是有针对性的,只针对自己的床,别人的床、医院床、宾馆床都不会不干净。
这时要做澄清。这是她回到家里就有一种焦虑,这种焦虑就是她觉得自己床上的床单是不干净的,所以,当这种焦虑越厉害时,她的行为就会越厉害。
而澄清就要去寻找被聚集的心理现象,也就是焦虑所导致的外在行为,我们找到了这个焦虑,类似条件如果在家里,她就有条件洗床单,如果在上学时,她的焦虑就会有其它相应的行为。
这种澄清就是指有心理现象导致的行为,一但找到背后的动机,相同的动机的情况下就会有类似的行为,当然不一定是洗床单。她就会遇到这种焦虑的时候,她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有其它的异常的行为。就像在家里洗床单这个异常行为是一样的。
即认为是她的焦虑导致她洗床单,不是因为脏而洗床单,这就叫澄清。
第三步 解释
解释实际上是治疗假设和推论。解释就是把潜意识内容意识化。解释是为外在意识活动的内容寻找潜意识的含义、缘由、模式形成的过程。
咨询师假设这是一个乱伦冲动。
因为她回到家里经常担心她的床被人睡过,特别是可能父亲会在她的床上睡午觉,因为她只有周六周日回来,平时在学校。有可能爸爸在午休的时候睡她的床,所以她一定要洗,其实她是要洗掉心中的冲动,所以,她住酒店住、医院不紧张,她不认为床单脏,这是她意识层面的焦虑感,每当这种焦虑感来的时候,她的洗的行为就会增多。
而解释就是她的洗是象征性洗掉大脑中的乱伦冲动。
解释实际上是一种假设,假设她意识层面上的洗床单而潜意识层面上的乱伦冲动,导致了她这个行为,而洗床单在消除潜意识里的冲突是很有效的,所以,她只会洗针对性的某个床的床单,而不会去想洗酒店可医院里的床单。而且,也对洗床单这样的含义实际上来自童年未处理好的这部分,所以她会将她投射到洗床单这个行为上。这个过程中间还有很多次乱伦冲动一直没有完成及逐渐形成她的洗东西的行为。
要反复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事实来说明以上的道理,而且这些解释是咨询师的主观推测和假设,同是解释不是现实具象的,主要是探索现象背后的意义,而这个解释来得让来访者验证它是否正确。
第四步 修通
指来访者在领悟内省发生后,产生了态度和行为持续稳定的改变。
修通是潜意识内容意识化后产生的态度和行为持续稳定的改变,也有四个方面要关注:反复、重构、课外、哀伤。
重构:洗床单不是因为她回到家发现床单脏了要洗床单,而是她内心本来就有一个冲突,这个冲突是童年时与异性父母一直没有处理好的乱伦冲动。这种乱伦冲动因为没有处理好,所以会经常出现,但同时经常被压抑下去,所以,有了这样的基本,当回她到家里后,床就会触动她,某些东西激起某些一直没有处理好的冲突再来,特别表现为担心肮脏,这个肮脏象征着她的思维的不得当,或者她不希望的思维,所以洗床单其实是去掉不应该有的想法的一种象征性行为。这是重构。
通过修通把心理成分,比如领悟记忆行为彼此影响,重新形成一种循环。所以,在此之前,因为她有这种想法,所以就会觉得床单脏,而其它床上的床单她不一定认为脏,这个脏主要跟特定的床特定的地方有关,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怕脏,而是由于想法在先,床上的床单就会脏,这种洗部分缓解了她的焦虑,她就会乐此不疲地为了缓解焦虑,会不停地洗床单,甚至干净的也要洗,根本就与脏不脏无关了。
所以,她的乱伦冲动—洗床单—洗床单后的获益,导致她进一步洗床单来降低乱伦冲动这种循环。
课外:潜意识内容意识化后,她逐渐开始行为上有所改变了,比如洗床单的次数在逐渐下降,但是真正最后的消除,需要她回到真正的现实中,在分析时间之外,自己完成。
哀伤:真正的修通是要经历哀伤的过程。所以通过识别澄清解释,她知道了自己洗床单的行为竟然是来源于自己的某些想法,这些想法来源于她童年没有处理好的过程,所以,要进行哀伤。这么多年来折磨她洗床单的行为,竟然原因是这样的。哀伤的过程是不会少的,只有经历了哀伤才能修通。
经过多次面质、澄清、解释,来访者知道了自己洗床单的真正原因,咨询师也会帮助她处理当年未完成恋父情节,她就会领悟,慢慢她的自我、本我、超我三个方面均会发生变化,变得更能适应现实生活。她的焦虑就会减少,她也许还会较多地洗床单,但她不会那么焦虑,也不会太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