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系疗愈成长的力量-我们不能独活——阅读笔记

来源:二三娱乐

这个是我在随州广水进行的家庭教育的讲座。

立此留记!!!

今天读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你在,所以我存在》

摘录一段,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关系,就是一切

作为中国人,我们以勤劳闻名。伴随着勤劳的,是弥散性的焦虑。

高考独木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的孩子……其中的勤劳,都是为了解决这份席卷几乎所有国人的焦虑。

然而,真正能解决这份焦虑的,不是卓越,而是关系。

执着地追求能力,焦虑地勤劳着,是因我们的关系质量太差,太缺爱的品质。

关系决定命运。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等养育者构建的关系模式,会内化到心中,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即性格。长大后,这种内在的关系模式再展现到外部世界,构成我们外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因此,童年时,能收获一个好的关系模式,这比任何事物都重要。

并且,疗愈或命运的改变,其实也由关系决定。我们的人格,由童年时的关系所决定;我们的人格,又展现在长大后的关系中;我们的疗愈,又多是关系中发生,譬如和心理咨询师,譬如知己,譬如恋爱。

所以,怎么重视自我与关系,都不为过。我说过这样一句煽情的话: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懂得,关系其实是面镜子,深入理解关系的实质,我们可以得到解放。

……1

确定你在,我才能安然入睡

……

很多西方哲学家说过类似这样一句话:你在,所以我存在。其中的“你”本来指的是上帝,但心理学则发现,这句话可以放到关系中。

所以,不要以为你可以轻易独自存在。

2

我的力量,需要借助你而涌出

……

很多精神分析学家都说:攻击性即生命力。当我们能在关系中展现自己的攻击性时,生命力就可以流动起来。

譬如温尼科特说,好的养育是:需要一个不报复的人,因此可以滋养出“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涌出”的感觉。

这种养育并不容易,我们在婴幼儿时,很容易得到相反的两种感觉:

一,如果你表达攻击性,你会被报复被惩罚,作为一个脆弱的婴幼儿,你会担心自己轻易被摧毁。

二,如果你表达攻击性,你会伤害到你所爱的人,他承受不起。

3

我的光辉需要你的看见,才能存于我身

……

我的商业伙伴给了我确认,但因这份关系当时还不够深厚,所以他的确认起不到“看见”的作用。

这份“看见”,必须是一个重要他人(自体客体)所给予,并且要相对稳定的发生,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这么重要,原因在此。

4

你说出,我的感受才开始存在

……

一个人的时候,很多东西在沉睡,难以呈现出来,也难以被我们觉知,而一旦有了一个稳定的、有空间的、带着理解与接纳的关系,很多东西就可以呈现而被觉知到。

关系,真是非常奥妙的事情。我的太多文章,都在讲关系,而我所有的文章都在阐述一个东西:

我们需要借助关系来活出自己。

当然,同时我们也得懂得,那些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人,也需要通过和我们的关系而活出他们自己。

—————————————————————————————————————————————————————————————————————————————————————————————————————————————————————————————————————————————————————————————————————————————————————————

有一种东西似乎被这篇文章给唤醒了,我还无法给他命名,不过我确定我这几年的成长就是在各种关系中确立的。

仅仅依靠书本是不可能给予的。

这几年的成长也是让我痛苦难受的时刻,因为我不敢跟人打交道,源于我被人伤害的恐惧一直留存,我却从来没迈过这个坎,每次伤害都爬不起来。

好在现在的我还有勇气站立,没被打趴下。

因为这一次的打击有后面的支持的力量,看到了支持的力量。

只是面对孩子,我还是无法放下这份焦虑。

是因为我与孩子的关系还是一体,无法分隔?

谁能告诉我怎么分隔这份关系?

爱他,保持距离,又能看到他?

——高考真的是独木桥,别的出路都不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