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回·解析

来源:二三娱乐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作为魏国新起之秀,邓艾无疑是精通兵法的。战端未开,他便料敌先机了。在这点上,姜维明显就慢了一拍。

尽管姜维也同样是精通兵法韬略,可我不得不说的是,他对于自己对手的判断严重有误,或者说他太过于自信,以至于有些目中无人了。如此,姜维在与邓艾的首次较量里可以说是被吊打了。如果不是夏侯霸及张嶷的拼死相救,姜维此战怕是要交代了。

四伐中原,姜维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归,与前几次比,这次是他输得最难看的一次。因此,姜维仿效孔明旧例上表自贬,也算是对此次大败的一个交代。当然了,他自贬的是官职,但军权还是握在手中的。

两国相战,有喜有忧。既然蜀国进攻失败了,那魏国肯定就很高兴。尤其是那司马昭,他趁机笼络并恩赏邓艾等人,从而让自己这个天下兵马大都督之威望更显尊贵了。

每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者肯定都会藏着一颗向上之心,司马昭更是如此。为了『更进一步』,他派贾充去试探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作为诸葛亮之族弟,他岂会对司马懿后人称臣?再说了,他此时也是身居高位,怎么可以轻易臣服他人?所以,诸葛诞肯定且必须要反抗。

司马昭得知诸葛诞不服后,他心中不由得大怒起来。诸葛诞的职位可是当初司马师给任命的,也就是说诸葛诞能有如此高位是受他司马家族之恩惠。可他不仅不感恩,反而还带头闹事,这肯定就会令司马昭恼恨了。俗话说:『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既然你诸葛诞不识抬举,那就灭了你!

诸葛诞不愧是孔明之族弟,他知道凭一己之力是难以成事的,所以,他就去联合东吴共同对付司马昭。而司马昭更是精明,听从了贾充的建议,直接胁迫魏主曹髦及魏太后一同领军征讨。曹操当初虽有挟天子的习惯,但他每次打仗的时候可不曾带着献帝的,而这司马昭竟偏要带着天子一起“玩耍”,这就说明此时的司马昭还是没有十足之信心的。

然而,东吴的孙綝(东吴实际掌权者)虽同意了诸葛诞之请求,但他只分派了七万兵马,且还都是些不能打的将领。司马昭就派出一个将领(王基)便将东吴兵马杀个大败。既然东吴难以指望,诸葛诞便只能是去借助曾经的“同僚”(文钦)之力了。眼看着一场大战即将到来,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知己知彼有邓艾,战端未开先胜算。心高气傲麒麟儿,盲目自信反被欺。损兵折将又大败,自贬官衔学孔明。把持朝堂心不足,世人皆知司马昭。孔明族弟诸葛诞,派子入吴请援兵。不为所用真该死,挟持天子同南征。东吴兵马太鸡肋,一战溃败看文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