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五章 武经鉴略 | 武侠 • 也见风雨只道晴

来源:二三娱乐
第五章 武经鉴略

        三人路上畅谈,从寒权剑说起。原本寒权陪葬于陈霸先的陵墓中,十多年前,因盗墓者而重现江湖,最后被藏剑山庄所得,藏剑山庄孟庄主与颜真卿是好友,得知他开始修习剑术,便赠了这把寒权剑。云洛自然也将来此处的因由,细细说与颜真卿,他越听到后面,越是喜欢俩人,忍不住放声大笑,拍手踏脚,似乎是见了多年未遇的朋友,颜真卿道:“经书取回之事,要赶快告知天竺寺,好让他们高兴一番。”

        纱蝉衣道:“云大哥,可以找喻琪睿帮忙。”

        云洛觉得此举好极,于是先去了千金坊,请喻琪睿托人给天竺寺方丈送信,言明经书已然取回,喻琪睿自然答应。随后,俩人同颜真卿前往清臣斋。

        一道马头墙外,颜真卿放慢步子,云洛瞧见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小青瓦,每只垛头各装搏风板,座头样式呈鹊尾状,颇有神韵。又走了三两步,有一房门敞开,颜真卿大步走进,二人随着步入院内,入眼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厅房一体,墙线爬满青藤,其他倒是一任自然,铺地青砖多有破损,长着不少野草。

        厅内听声而出一位小书童,约莫十二三岁,眉眼清秀,略显羞涩,云洛见他步伐开合有度,猜小书童应是自幼勤练武艺。小书童喜道:“先生回来啦。”

        颜真卿招招手,道:“祺儿,快迎客人进去。”

        祺儿遂引二位客人进入厅堂。纱蝉衣瞧见一方小桌,上置笔墨纸砚,丈二生宣上写着清臣斋三个大字,清劲健硕。内厅架上也摆着不少卷轴,想是颜真卿写的书法。祺儿奉上酒水后,乖巧站在一旁。纱蝉衣四下环顾,道:“此处不矫饰,不做作,自自然然,真是古朴。”

        颜真卿哈哈大笑,道:“纱小友讲的好。我寻了此处住下,也是瞧上了这里的古韵。”

        纱蝉衣道:“先生为何也辞了官职,来这里居住?”

        颜真卿取下寒权剑,放置一旁,道:“杨老龟专权误国,败坏朝纲,我多次上书弹劾他,不达圣意却屡遭贬谪,心中烦闷,索性辞官不做,想到宣州风景宜人,纸张又是天下最好,便来此躲个清净。”

        云洛闻言,忽记起先前颜真卿打斗时所说,金龙帮不过是得了几本秘籍,他心中有疑,于是问道:“颜先生,这金龙帮的人怎么和杨…杨老龟扯上了关系?”

        颜真卿道:“我与尚乘朱天关系交好,所以知道不少杨老龟的脏事。”

        云洛闻言微征,问道:“可是尚乘使中的朱天?”

        颜真卿道:“正是。你与应子实相识么?”

        云洛微微摇头,皱了皱眉,道:“只是有些想不到,尚乘使居然会与朝臣相交,连名姓也为他人所知。”

        颜真卿奇道:“为何这般说?”

        云洛听他如此询问,心道:看来尚乘使传闻已有变化,那说出来也不打紧。于是道:“据我所知,尚乘使起于太宗年间,共有九位,取自汉朝道宗奇人扬雄所著《太玄·太玄数》中九野之意,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九人手中各自掌持《武经鉴略》不同卷章。”

        颜真卿道:“子实兄与我说过,杨老龟正是用《武经鉴略》勾结不少败类,祸乱武林。”

        云洛略觉吃惊,苦笑道:“如此可真是糟糕。这本书可算得上是武学盛典,乃是徐世绩收录他所知的武学精要,集为大成。”

        颜真卿道:“徐世绩本名徐懋功,列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功勋卓著,高祖才赐他李姓,常唤他李绩,也听闻他武功非凡。”

        云洛应道:“徐世绩实是贞观年间第一高手,他天纵奇才,将所著武典分九章,分别是《伤体》、《破军》、《冥意》、《灭寂》、《卫身》、《极道》、《虚清》、《罚毒》、《天策》、《兵简》。每一章内容侧重不同,如《罚毒》一章,教人识毒、用毒。除了后两章,每一章武学内容均是博大精深,修炼日久,便可成为个中高手。”

        纱蝉衣忽道:“云大哥,你有所不知,《武经鉴略》每一章均已不全,各篇少了大部分,朝中现今的这些尚乘使,用的多是自家武功。”

        云洛眉头紧皱,轻叹一声,道:“真是可惜了。残缺的卷章,断然无法将之练到极致。”

        却听纱蝉衣道:“这样正好,免得有人学了上面的武功,却来祸乱江湖。”

        颜真卿点头道:“说的是。云兄弟接着说罢,咱们权当故事来听。”

        云洛收起心绪,道:“原本尚乘使中的七位,最初是徐世绩亲自挑选,他立下规矩,每人在世时,自行选出下代尚乘使。这七人若是被选中,便会放弃在江湖中的名号,宣誓效忠大唐。尚乘使只受命于天子本人,身份极为隐秘。”

        颜真卿道:“尚乘使究竟因何而起?我曾问过应兄,他也不知。”

        云洛知晓尚乘使是徐世绩所创,要讲清这背后缘由,还要从他说起。云洛道:“你们可知徐世绩原是瓦岗英雄?”

        颜真卿应道:“诚如云兄弟所言,只是年去久远,对瓦岗军的事情所知不多。”

        纱蝉衣道:“不打紧,云大哥定然一清二楚。”

        云洛微笑道:“前朝大业年间,东郡有个叫翟让的大侠,他善使长枪,一次斩杀郡里污吏后逃到了瓦岗。当时炀帝杨广昏庸无道,以致民怨沸腾,翟让便在此聚众起义,同郡的英豪单雄信、徐世绩听闻后,也都前往参加。他们在永济渠沿岸劫夺来往船只,使得瓦岗日益壮大,吸引了天下一众英豪,可说是一时无两。”

        纱蝉衣道:“瓦岗英豪众多,开仓放粮,救济贫苦,自然令人佩服。”

        云洛幼时常听袁老道讲瓦岗群雄,素来敬佩他们的行事作风,道:“只是后来,瓦岗军内部生乱,一干英雄于是降了唐军,方才有了大唐建国乃至一统天下,其间还有一事,尚是秦王的太宗皇帝,在征讨王世充时蒙难,姓遇少林十三棍僧拼死相救,才逃过生死大劫,大唐初时可说是与江湖武林分不开。太宗登基后,对江湖武林心存感激,让徐世绩设尚乘使这一隐秘,每当武林中有大事发生时,便指派尚乘使前往,稳固武林正道一途,平日里尚乘使只居于皇宫,掌管大内、羽林军卫。”

        只听“啪”的一声,颜真卿在圆桌上重重拍了下去,一只酒杯随之震倒,杯里的酒水洒满桌上,怒道:“太宗皇帝是千古难遇的明君。只是没了英主,尚乘使也变了味道。”

        颜真卿话中另有所指,云洛不知朝政,自然没有听出,继续道:“尚乘使中的沉天,负责掌管沉天录。传闻上面所记秘闻,是由神秘组织隠庚搜集,记录着武林人士的所为,如果有人滥杀无辜,便可由尚乘使出手惩治。尚乘沉天另掌着沉天监,却不神秘,如若有武林人士人动手杀了他人,那人又是该当被杀,这人可至沉天监说明缘由,找到可信人作证,便不算做是杀人犯,否则,武林人士随意杀人,仍要被官府缉拿。本也该当如此。”

        纱蝉衣道:“我师伯郄云卿在早年间,曾入朝做了尚乘沉天,他执掌过沉天监,却从不知晓还有沉天录。”

        颜真卿听罢,平了些怒气,但仍是神色忿然,道:“倘若这规矩一直延续下去,尚乘使都只听命于皇帝,也只为武林正道一途,何至于让有些个尚乘使听他杨老龟的,与人争权夺利。”

        云洛道:“尚乘使怎会听命于杨国忠?”

        颜真卿道:“云兄弟,尚乘使早已和你知道的不同,他们的身份世人皆知,且只受当朝宰辅调遣,是以几个尚乘使可以为他杨老龟卖命。其中便有尚乘沉天凌满仓,他掌管沉天监却不作为,胡乱定人生死,祸乱武林久矣。”

        云洛道:“杨老龟还豢养了一批江湖人士为其所用,其中便有金龙帮的赵运平,可与尚乘使有关么?”

        颜真卿道:“确是如此。赵运平本来武功低微,不知杨老龟怎么选中了他,遣了尚乘变天项乐游过去调教,令其功力大涨。咱们大唐在北边建国,江南武林本就势弱,而自武林世家南宗封门后,江河道一带便去了一大武林支柱,正好让金龙帮做大,与这里贪官污吏沆瀣一气,趁机为杨老龟敛了不少钱财,我从子实兄那知道这些,所以才会去找金龙帮的麻烦。”

        纱蝉衣拍手笑道:“早听说书圣眼里容不下沙子,果然名不虚传,活该金龙帮倒霉啦。”

        颜真卿哈哈大笑,道:“让你们两位小朋友见笑啦。这武功一道,宜早不宜晚,我又是过了而立之年,只是从书法中有所领悟,才拾起刀剑,练至如今,武功也实不值一提,对付宵小之辈却是够用啦。今日上门找麻烦,撞见那三个甚么龙王,和云兄弟比起来,真是贻笑大方。说起来,云兄弟武功高明,又知晓这许多传闻,不知师承何人?”

        云洛一听之下,忙道:“先生过谦了,你所使这套剑法赏心悦目,精妙非常。家师生前教诲,他是无名之辈,不足以对人道名姓,只是活的久了些,才知道天下许多事。”

        颜真卿听他未说师承,也不介怀,赞道:“如此淡泊名利,必然是位世外高人,也难怪教出云兄弟这般俊才。”

        云洛谦道:“先生谬赞了。”

        纱蝉衣却一旁笑道:“你和颜先生一样,都是侠义心肠。”

        云洛闻言微笑,心道:颜真卿不惧权贵,正配得寒权剑,能结识他这样人物,实是幸事一件。念及此,云洛忽道:“杨老龟手下能人异士众多,先生不怕他遣人报复么?”

        颜真卿置之一笑,真性情袒露出来,朗声道:“怕他作甚么。三尺黄土便能埋得下,只求无愧于心罢了。”

        纱蝉衣也是不无担心,道:“先生如果闲来无事,可去百花谷坐坐,定然没人敢去动先生分毫。”

        颜真卿笑道:“小友好意,颜某心领啦,百花谷是我最为欣赏的门派之一,他日若得空闲,定然会去拜访。”

        纱蝉衣拍手笑道:“好呀!百花谷自然欢迎。” 正好今日撞见颜真卿,纱蝉衣寻思请教书法,接着道:“我想请教先生,这字如何写,才能更好?”

        颜真卿见纱蝉衣虚心求教,有心指点,问道:“挥毫本乃率性之事,喜怒哀乐皆能写于纸上。三国时书法家钟繇,把写字方法归结了十二字,是书法精髓,你可知道是哪十二个字么?”

        纱蝉衣道:“是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还有损、巧、称。先生看我说得对吗?”

        颜真卿道:“对!你可知道这十二字具体所指?”

        纱蝉衣想了半晌,道:“我说不大好,还请先生指教!”

        纱蝉衣见颜真卿挪步至书桌旁,跟着过去。书童祺儿拿出纸砚,铺开生宣,颜真卿笑道:“这十二个字是书法精髓,咱们如此有缘,我便把多年体会告诉你。” 

        纱蝉衣柳眉一扬,笑道:“先谢谢先生啦。”

        颜真卿挥毫着墨,道:“这平字是说,横的笔画要写得平,但又不能过平,要有气势,才不至呆板;直是说,竖划要从不直中求直,下笔要放纵开来,不能歪斜变曲。”

        颜真卿正写下一“平”字,用于解释头两字诀窍,接着又道:“均指的是笔画之间空隙,均匀自然,不能过远过近。密是说,笔画相连处要不露痕迹。”

        说到此处,颜真卿连写一行诗,字间疏密得当,正体现均密二字要诀。颜真卿又道:“锋,是说每一笔收处,要落好笔锋,使之挺健有力;力字易懂,指字要写得有骨力。”

        讲这两字时,颜真卿写了“巍峨挺峭”四字,纱蝉衣瞧的清楚,四字刚健有力,气态轩昂。颜真卿稍作停顿,见纱蝉衣有所体会后,道:“写字不可只用力,轻字便是说笔画在转折地方,轻轻带过即可。”

        纱蝉衣注意到,颜真卿每在笔锋转折处,轻转手腕,恰到好处。颜真卿接连又写下几字,只是其中有一字,与先前相比,却显意境不足,只听颜真卿道:“这几字情形正好和决、补二字有关。决是说,下笔之时,不能胆怯犹豫;补字却是说,头几笔若没有安排好,便要设法补救,如此便能完善。”

        最后三字最是难懂,颜真卿道:“损所指极为重要,意指一点一画上,需让人感到尚有余意,方能引人想象;巧和称,相得益彰。巧是说,字的形体结构须布置须富于变化;称却是说的整篇布局。”

        颜真卿拿出所写一副书法,用于讲明最后两字要诀,笑道:“着墨写字,只要多按这十二字要诀去写,长此以往,便能成就个人风格。”      

        纱蝉衣前后细细聆听,牢牢记住,道:“先生讲得真好,这十二字学问够我学上许久啦。”

        云洛虽不懂书法,却听出这十二字要诀,正是先前所见颜真卿的剑道,不由在心中独自揣摩,他自幼学习剑术,所学绝艺之一九转剑法甚是凌厉,剑意更重灵巧,而颜真卿所讲这十二字,却是与书法相连,别具风格,不由对颜真卿更是佩服,赞道:“颜先生这十二字,岂止可用于书法,融于剑道更是一绝,如能长此以往,按这十二字要诀修习剑术,日后必定名彻江湖。”

        颜真卿笑道:“云兄弟好见识,我这剑道之秘,被你一语道破啦。”

        云洛道:“纵然知晓,没有颜先生的学识,也难比颜先生用的更好,这十二字要诀,可让学剑之人受益匪浅。”

        云洛与颜真卿推杯换盏,相谈甚欢,自然喝的酩酊大醉,好在颜真卿这院落有空闲房间,两人到后来呼呼大睡。月挂枝头时,云洛醒来,发现纱蝉衣趴在桌上睡着,为她盖上衣物,望着她清丽秀雅的脸庞,想起她日里模样,脸上不觉扬起笑容来。

        云洛轻步走出屋子,月光如水,铺在院落空地之上,四周一片安静,传来阵阵蟋蟀鸣声,云洛自幼长在道观,夜间常伴着蟋蟀声入睡,此时听到,忽想起幼时与叶流白捉蟋蟀的情景,不由心想:也不知流白现在如何?他又有了怎样一番经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