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这真的是我的一个困惑。本文提供不了特别有用的答案。我就是发发牢骚。
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俺也跟风看了,但是看了又怎么样呢?我仔细想了想,发现这6个精进里面没有一项是我能达到的。比如第一条。
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多的勤奋。这句话的逻辑就已经表明这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没有别人比我不勤奋,怎么显出我的勤奋啊?这里的‘我’不是我本人。
很多人终其一生在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而且基本败下阵来。所以才有了汲汲营营的普罗大众。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做个普通人,不要求自己努力上进也不遗憾自己人生的寡淡倒也是个快乐的活法。最最不好的是,你有心要做好,却无力克服自己的懒惰,一生都在纠结,在纠结中痛苦,在纠结中抑郁,即便如此都没能改变自己。这最最不好的情况就是指我自己。
看了稻盛和夫的勤奋程度真的令我汗颜。我老是觉得吃完饭我要休息一会儿,晚上超过10点看书就担心熬夜影响健康了,讽刺的是有时候追起偶像剧来可能通宵达旦。这就是懒惰癌的典型症状。稻盛告诉我们勤奋的重要性,王阳明认为越是不想做的事越是要逼自己做,这样才能有超越。这是一条比较实际的操作方法。
所以偶尔我想刷微信的时候硬逼自己拿起书来,往往是当你真的拿起书读下去的时候你会高兴你选择了看书,对自己逼迫真的是出于真爱。就连搞卫生也是一个道理,想到了就马上行动,因为一犹豫就马上被别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再次想去拿抹布又要鼓足勇气了。但是。。。但是我很少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