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短篇小说 床前嘱托

来源:二三娱乐

                    作者:李立文

中午刚下课,师娘便打来电话,说学老师病重,已住进重症病房,还说老师现在一直在念叨着我的名字,希望我抽空儿尽快过去看看他。放下电话,我开车直奔医院,去探望九十高龄的老师。

来到病床前,看到骨瘦粼粼的老师闭着眼睛躺在病床上,嘴上扣着吸氧设备,左手背上插着输液管儿,右手攥在坐在床边的师娘手里,师娘低声低语地在跟老师絮叨着什么。我走近老师的病床,看到老师的嘴唇在氧气罩下缓缓地嚅动着,发出微弱的声音,贴近细听,那声音真是在不断地轻呼着我的名字“阿文—,阿文—”。

师娘见到了我,急忙站起身,含泪对我说:“你来了,快坐下,你老师好像有话要对你说。”

我坐在师娘坐过的凳子上,轻轻地握起老师的手。师娘站到老师头前,猫腰呼唤老师的名字:“学延,学延,你快醒醒,阿文来看你了。”师娘一边说一边用手轻轻抚摸老师的肩膀。老师动了动,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看到我,眼光立刻显得明亮了许多,眼神里带着几许期盼,似乎在说:“你可来了!”他竭尽气力地将我手拉到他的胸前握着,眼角慢慢地溢出泪水。

师娘赶紧叫来护士,护士摘掉了老师的吸氧机,将床上部轻轻地摇起一些,老师呈半坐半卧的姿势,深情地望着我,颤抖的手攥得我的手也跟着微微抖动。他的嘴唇也在颤抖着,声音从颤抖的嘴唇中颤颤微微地发出来:“阿文啊,你来啦,我是个快入土的人了,可有一件事一直让我感到很不安,恐怕我再也没有机会挽回了。我想把这事告诉你,希望你们能帮我去做这些事,并能引以为戒。”

老师断断续续地说,声音微弱的只有细细地倾听,加上辨别他的口型才能明白。

我忙探着身子,尽量地贴近他,柔声细语地对他说:“学老师,有什么事您就跟我说,我一定尽力去做,请您放心。您慢慢说,千万别着急。”

老师喘了口气,接着断断续续地说:“几年前啊,我去杭州游玩,走到‘岳母刺字’的雕像前,一个陌生男子说:‘也就岳母干的出来,亲妈不能干这事。’这话被我听见了,我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冲他撇撇嘴,摇摇头,没吱声。”

老师喘气的频率加快了,我赶紧从凳子上起来,坐在老师的病床上,一只胳膊伸向老师的脖子后面,一只手从上往下摩挲他的颈部和前胸,顺势将耳朵凑近了老师。老师休息了一会儿,呼吸平缓了许多,接着又慢吞吞地念叨:“后来,我们来到了西湖边上,又听到那男人感慨道:‘毛主席真好,还专门给雷锋建雷峰塔。’我听后,蔑视地白了他一眼,从鼻孔中发出粗粗的一声‘哼’后,背着手远离了他。可旅游回来后,我越想越后悔我当时的做法,后悔为什么没走近前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

老师喘的有点透不过气来,我继续用手摩挲他的前胸,帮他顺气。护士见状,上前阻止他谈话,要重新给他戴上吸氧机。老师微微地举起另一只手,无力地向她挥了两下,护士停止了操作。老师语调更慢了,语气更虚弱了,每句话都要间隔一会儿,可他好像非要把这事说完不可,大有不吐不快的意思。我只在静静地听着,不想打断他。“前段时间,在家看电视,听到那些演员总喜欢把‘没文化真可怕’当做戏词。家里的年轻人也把这句话当做口头禅。我是人民教师,听到这些话,心里不舒服啊,总觉得这不是在讽刺没有知识的人,而是在讽刺我们这些做教师的人。”

老师有些激动了,攥我手的力气也在一阵一阵的加大。“其实没文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这些为人师表的人,不能把知识传授于人。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待遇,老百姓又尊称我们为‘辛勤的园丁’,我们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啊。我是九十岁的人了,身体又坏成了这个样子,恐怕再也没有能力向别人传授知识了,可是我后悔啊,把这些知识烂在肚子里,哪天入了土,到地狱还有什么用啊?阿文啊,我只想告诉你们,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到了这个岁数,还留有遗憾啊——”

说到这里,老师喘得上气不接下气了,看到老师的样子,我一时手足无措。护士赶忙上前,扒开了我,迅速地为老师戴上了呼吸机,并嚷着:“快叫医生。”

医生及时赶到,护士已将病床放平。医生喊着:家属离开。随后扒开护士,冲到床前,为老师实施紧急抢救措施。看到这一幕,我惊出了一身冷汗。

经过急救处理,老师呼吸平稳了,并安安静静地睡着了。医生直起身,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师娘惊恐地握住医生的手,带着哭腔问:“怎么样了?”

医生点了点头说:“暂时没有问题了,不过,他的心肺都已衰竭,你们不要打扰他,不要让他说话太多,让他好好休息吧,他不能太劳累了。”

送走了医生,我和师娘一起走到老师身旁猫腰近看,见老师呼吸平稳,睡得很安详,我的心轻松了许多,师娘也破涕为笑。师娘拉起我的手亲切地说:“好久没见他睡得这么安稳了,人老了,心事就多了。幸亏你来了,让他把憋在心里话都说出来了,这回他可以踏踏实实地离开了。谢谢你啊,唠叨了一中午,耽误你时间了,你还没吃饭吧?你赶紧回去,找个饭店吃点东西去吧,别饿着肚子上班。”我看了看手表,已经一点半多了,便对师娘说:“师娘,这都怪我,我应该早点来看老师才对。老师给我上了一堂非常有意义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啊。我下午第一节有课,是得马上赶回去了。老师就辛苦您照看了,我有空儿就过来。”随后,我站在老师的床旁,深深地向老师鞠了一个躬,轻声说:“学老师,您就放心吧,我回去就把您的心愿转告给我所有当老师的同学,让我们一起担当起‘人民教师’这个神圣而伟大的责任”!

开车返回的路上,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回到办公室,我便把学老师病床上的嘱托讲给了同事们听。他们听后,都沉默了。一会儿,教研组组长郑学峰老师打破了沉寂,他站了起来说:“学老师的坦诚和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非常感人,同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为了不让咱们再留有这样的遗憾,我们就该铭记学老师的嘱托,肩负起‘人民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将学老师的心愿传承下去。”其他老师点头称是。

听着郑老师的肺腑之言,看着同事们点头认可,我的心一下子亮堂起来。我想学老师要是知道他的嘱托在同行中的反响,一定会非常高兴的,说不定一高兴,便能很快地康复起来呢!

注明:小说中关于“岳母刺字”和“雷峰塔”的两则笑话来源于网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