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美食故事

来源:二三娱乐

最近关于国产《深夜食堂》的讨论很火热,咱们先不讨论复制的有多差,我今天想聊聊美食和我的故事。我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吃货,我的味蕾之中蕴藏了很多难以忘记的记忆,因为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小时候

清晨在我家白色灯管的照射下,一碗挂面汤里好像也可以看到星光闪亮。

我从小到大都是在姥姥家长大的,小时候父母上班很忙,只能顾上早饭和晚饭,午饭一般都是姥姥来做。

小时候的早饭我印象中只有挂面,细长的一碗挂面,里面还有一个荷包蛋,再滴上几滴香油,就这样简简单单。如果前天晚上剩菜了,那可以把剩菜倒入挂面中一起煮一下,那样的汤汁比清汤更有滋味。吃完一碗挂面之后,全身暖洋洋的,即使在冬天早上出门也没有了刺骨的寒意。从我坐在我爸的自行车上,到我跟我爸并肩骑车去上学,那段记忆都是暖洋洋的。

小学到初中的时候,每天中午都回家吃饭,中午父母都在各自单位忙碌,所以午饭都是姥姥来代劳。刚开始姥姥中午还会炒个菜炒个饭炒个饼之类的,到后来姥姥年纪大了,不想去动刀切菜,所以后来基本上午饭都被方便面承包了。说来也奇怪,吃了几年的方便面午饭我居然没有反抗,我那时候还能一次吃两包,我家的方便面都是成箱的买(话说回来,我个子没长高是不是这个锅)。我印象中当年吃的最多的就是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后来也吃过其他几个味道的,但是都感觉没红烧牛肉面好吃,一直到现在,我也比较爱吃这个口味。

小时候晚上的饭应该是最期待的了,晚上我妈必然会炒个小菜,弥补我一天挂面和方便面的阴影。我妈炒的菜老好吃了,就是油比较多,一盘子菜,半盘子油,每次吃饭几乎都会批判一番,但是好处是第二天的挂面油水就多了...我家的炒锅比较大,应该有个七八斤,颠勺都很难,所以可能是因为锅底太大,倒油进去不太明显。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一个夏天的晚上,那天应该是天太热了,我妈上班一天也挺累的,就没抄热菜,整了两个凉菜,那天我的小期待就爆炸了,眼泪不停地往下流,嘴里还说今天咋没菜了,整的我妈十分尴尬,后来还补了一顿外面的大餐。

小时候夏天的夜晚,我爸妈有时候还会领我到外面吃大排档,马路边的小桌子一坐,点几个小菜或者一些烤串,我爸妈喝着扎啤,我开心的喝着可乐,有时候还会逗我让我喝啤酒,那时候我喝一口觉得这东西好苦啊,怎么会有人和这种东西,可乐甜甜的多好喝,现在想想我当时说的真是有理有据...当时还吃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糖醋里脊,这道菜真的能捕获小孩子啊,又甜又酥软,让人欲罢不能。

自学之路

后来上了高中大学,就开始自己学着做饭了,当时家里有一本菜谱,那本菜谱都发黄了,在那个互联网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我都是靠那本书学做菜的。每次做完都会给家人品尝,姥姥每次嘴上都说好吃,但是表情可以看出来并不好吃,而且实际行动上也没吃几口。我妈我爸我都感觉是演技派了,根本没那么好吃。我曾经吃过自己做得炭烧肉丝,就是把肉丝都超乎了,吃了一半,后来怕家人吃出来,我索性把肉丝全都夹到自己碗里,自己炒的碳,含着泪也要吃完。还有一次做了咖喱豆腐,翻炒不及时,底儿都糊了,放上桌来我爸就说别吃了,就放着吧。然后我就没吃,因为糊味真的很大,后来我爸还是吃了一半。

我小时候吃饭,掉到地上掉到桌子上的菜从来不吃的,后来不知道是在自己做饭的影响下,还是老爸的影响下,居然会捡起来接着吃。

那个阶段我做的最好的应该就是蒸米饭了,没错,你没听错,蒸米饭,我蒸的米饭软硬适中,所以我家的米饭基本都是我蒸,我觉得应该是方法的问题。我妈蒸饭都是水在米的上面一个手指关节大小,我觉得这个方法不科学,所以我都按着米和水1:2的比例来蒸饭,所以那时候我也就蒸个米饭...

大学

上了大学,刚开始一日三餐基本都是食堂解决,吃久了,脑海中都能浮现出每一个窗口今天会卖什么,就会吃腻。那时候经常去校门口吃小摊,也不能说小摊,一般都是在一辆三轮车上卖。有一家白吉馍更是百吃不厌,最初的时候他家的白吉馍只有纯肉和肉加鸡蛋的。我们还提了建议,说可以弄菜的或者鸡汁豆腐的,都比较好吃。不知道老板听了我们的意见之后是不是脑洞大开,他直接租了校门口的一家小店,白吉馍可以夹各种你可以想到的东西,还开始卖炒饭,最关键的是他家的炒饭都要放白吉馍的肉汤...然后我们实习结束之后才回到学校,发现老板又推着三轮车开始卖白吉馍了。

大学的时候因为在本地上学,所以每个周末都回家,为什么每个周末都要回家呢,因为不回家就没有钱吃饭了,我的生活费都是一周一百块钱,在当时足够我吃饭了。吃完饭手头也不富裕,宿舍的几个哥们家都比较远,所以生活费几乎都是一学期拿一次,手头还比较宽裕。有时候宿舍的几个哥们也会去外面解解馋,出去吃啥呢,当然要经济实惠了,我们首选的就是离学校不远的大盘鸡,我们就点三个菜,老醋花生、糖醋里脊、一大份大盘鸡,7、8个大小伙子吃三个菜,你现在肯定在怀疑这怎么吃得饱?答案就在大盘鸡上,大盘鸡的宽面条可以再要,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好像光面条就吃了十几份...

毕业之后宿舍的哥们就很少再聚了,因为相距太远,因为工作太忙,再也没吃过那么开心的大盘鸡。

北漂

刚到北京的时候,住在西二旗那边,租住的自建房旁边的街道两侧全是小饭店,那时候我就有个梦想,从街的这头一直吃到街的另一头,每家店我都去吃一次,不过没吃完几家,我的身体就被一家饭店的饭菜打倒了。我的肚子十分敏感,只要做的饭菜不太干净肯定就会有反应,这些年在北京,食物中毒过三次,每次都是上吐下泻,发烧难眠。在这种压力之下和工资慢慢提高的前提下,也离开了群租房,开始跟朋友合租,到现在自己住。反正住的地方要有一个厨房,可以不大,但要干净,做的饭菜味道可以差一点,样子一定要好看(又没人看得到)。

除了在家自己做,平常周末还会约个朋友,出去吃一顿,帝都很大,天南海北的美食几乎都能吃到。刚到北京那年,就约了一位好友,去簋街一品美味,当时我们走进一家烤鱼小龙虾的店,既没点烤鱼也没点小龙虾,就点了两个凉菜,喝了几瓶小酒,就走了。因为当年刚工作没那么多钱吃大鱼大肉,也就去簋街找了找感觉,我记得那天我醉醺醺的,饭后和朋友走在大街上,晚上的风还有点冷,十一点多要快步的敢向地铁站,赶上最后一班回家的地铁。

就在半个月前,我又约了这位朋友,还是到了簋街,在胡大门口排了不到一个小时的队,去吃了一次传说中胡大的小龙虾。吃饭的时候我聊到当年簋街的事情,我说:你看五年过去了,我们吃上了十块钱一只的小龙虾,你说几年之后,我们是不是就能吃上十五块钱一只的啦?

后记

人生之路好像是一道道美食,酸甜苦辣咸都在其中,我们慢慢品味,总有一些味道会留在回忆中。我的梦想就是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跟喜欢的人品尝人世间美食,将每一种味道留藏在心中。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也会做出绝世美味的料理呢。

自己做的美食

PS:今天晚上约了朋友撸串喝酒,写的匆忙有错见谅。最后打一个小广告!学做美食可以关注下面的微信公众账号或者微博哦!小扁担是我的一个朋友,做饭炒鸡厉害的,跟她学做饭的朋友都变成了大厨!


微信号
微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