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讲的是在1940年二战时期,德国先后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等攻占。三百万德军集结比利时,准备攻占欧洲其它国家。而这时候法国已经准备投降,时任英国首相的尼维尔 张伯伦失去了议会的信任,只待另寻一位首相。
英国议会这时候分为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丘吉尔是主战派,但他能够当上首相是因为有人需要他去背负与德国希特勒和谈的锅。具体的细节就需要各自去了解,这里不提及太多。
毕竟对英国历史尤其是二战历史完全不熟的我来说,有些难以将那些历史背景串联起来。但影片的节奏很好的将我情绪调动了起来。让我只关注影片而不需要去想什么历史背景。
在看完后我会给影片五星评价,这是个人看法。在看完后看了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后,我给了四星,那扣掉的半星是源于影片的一些历史背景的虚构。
2
丘吉尔的扮演者是加里 奥德曼。对他唯一的认识是在《这个杀手有点冷》里面的那个变态的警察。他将变态,嚣张,神经质演绎的淋漓尽致。以至于看完影片,在我脑子里他的形象比里昂还更深刻。
在这部影片中他的演技同样无可挑剔。酗酒,抽雪茄,脾气暴躁但同时在影片中他也有温情,幽默,感性,果断的时候。每一个瞬间都让人无可挑剔。那就是丘吉尔,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丘吉尔。
在影片中丘吉尔是不讨人喜欢的。包括他的政党,政敌以及英国国王乔治六世都不喜欢他。英国的战争形势也不容乐观。在群敌环视中,他也会有疲惫和无力的时候。他凭借的是对希特勒的了解,民众的心声以及出色的演讲口才,将他们都征服。才让英国得以喘息,得以将德国击败。
而他和妻子之间的感情互动,让人看到了丘吉尔温情的一面。他的妻子克莱曼·丘吉尔在和他结婚的时候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她说:从嫁给他起,她就知道家庭只占第二位,在丘吉尔心中占第一位的永远是英国以及英国的人民。这是做妻子的觉悟,也是做妻子的无奈。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丘吉尔去乘地铁。在地铁里跟那些平凡的人交谈。当他问到“如果有可能心平气和的跟希特勒和谈,争取到有利的条件,你们会这么说呢”。地铁里所有的人只有一句“Never 绝不妥协”。看到这里的时候竟然很感动,感动到流泪。绝不妥协——在国家存亡,人民将因为战争牺牲的时候,喊出来的宁死不屈,绝不妥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