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上下的创业热潮里,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新的创业者出现在各行业,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其中初入创业之门的他们常常都是形单影只、孤身一人,不少为我们所熟知的创业者也是由此走来,
那么为什么创业要先自己一个人做呢?
一个人创业符合创始人的长远利益
创业要先自己一个人做的原因,可能在于一人创业更符合创始人的长远利益。
创业者如果组建团队,那么他的身份就会成为创始人,而其他的团队成员自然也会组成其余部分。
当融资投入创业团队,团队的核心领导力常常会从创始人手中渐渐消失,而呈现出一种各自掌握权力与话语权的局面,
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创业团队的和睦将不再如初,而甚至会难逃分崩离析、支离瓦解的下场。
17年5月,谁也没有想到“罗辑思维”的两位创始人罗振宇与申音分手,其中后者的股权远高于前者。
因此,从长远来看,一个人创业相比组建创业团队更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领导地位。
即便是未来肯定要纳入新鲜血液,接受团队成员的存在,但是此时,你的领导核心地位已经是不可撼动。
出现分歧与纠葛时,创始人永远都能稳坐泰山,守护着自己的核心利益不受侵犯。
俗话说:“不怕虎生两翼,就怕人起二心,”但在这种情形下,即便是他们心生二心、各怀鬼胎,此时也无法对创始人造成实质的伤害了。
一个人创业更能突破创业初期瓶颈
创业要先自己一个人做的原因,是因为一人创业更能突破创业初期瓶颈。
有人说:“一个人的事业,可以走得很快;团队的事业,可以走得很远”,
诚如是,两者本无对错,只是各有其优缺点。团队创业的形式,可以走得很远;而一个人创业,初步建立事业的速度可以很快。
正所谓“创业无小事”,两相比较,一人创业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做事效率,更能突破创业初期的阻碍与瓶颈,因此优势尽显。
“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我们都曾听说过,其中的道理也是浅显易懂。
在创业的最初阶段,本来就受制于资金和资源,如果再与人合伙,经济上难免更加拮据,所谓集思广益的意义甚至未得到显现便崩溃于物质的限制。
此时一人创业,能够使得自己的项目以最小的代价初具规模,而后再吸纳与接收人才入伙,才能使得创业团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一人“独裁”好过众人“民主”
创业要先自己一个人做,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一人“独裁”在此时好过众人“民主”。
在创业的最初阶段,团队众人除却股权分配、利益分配难以做到公平,大家在目标、观点、习惯、价值观等也多有不同,却很难得到较好的契合,
而这些只会创造阻碍创业团队前进的负效率。如果没有一个较好的开端,难以得到融资与投入,创业之路难免会有面临不少险阻。
而一人“独裁”显然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单枪匹马地创业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度过创建期与营业初期,资金不足的困难,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并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这些都是创业团队所无法做到的,尤其是当“独裁”创业体会到那种掌控全局的感觉后,习惯了“我的事业我作主”,便很难主动接受团队群做群分的形式。
最后一点,在这创业潮中,纵然有很多一人开始创业的故事,但也不乏自一开始便是从团队开始创业。
在硅谷,创业并非纯粹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团队创业成功的概率要远高于个人独自创业,团队创业已经成为共识,且更易获得融资。
在我国,马云的“十八罗汉”和史玉柱的“四个火枪手”更是成为创业教科书式的理想团队,得到无数创业者的艳羡与钦佩。
由此可见,创业也并不是要先自己一个人做。之所以创业要先自己一个人做,其实是因为团队创业的难度太大,万般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一个人踏上创业之路。
一个人的力量与智慧终究有限,团队成员的知识、资源、能力或技术都会给整个创业过程带来巨大的助益。
谁又能不知“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只是迫于创业初期的压力无法组建理想的创业团队罢了。
在创业的最初阶段时,要想维持住一个创业团队的运作更是艰难得难以想象,此时可能只能够支撑一个人。
然而,我们看到众多创业者中,能活到最后、笑到最后永远都不是一个人,那些一个人起步的创业者也将在之后吸纳更多的成员。
文/老夏分析师
如果我写过的一篇文章,讲过的每一话,做过的一个举动,
曾在你的心里荡起涟漪,那至少说明在逝去的岁月里,
我们在某一刻,共同经历着一样的情愫。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欢鄙文,那就在下面点个赞呀,也可以转发或赞赏!
您的鼓励是老夏最大的动力和支持,岁月静好,愿你幸福,一起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