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好久不见的文字

来源:二三娱乐

来逛简书,不幸手痒,想提笔写点东西。

可是好久不见的文字,我们已不相熟,这个认知,让我惶恐。如果倒退十年,在鄙人尚有些末才情可言的那个年纪,文字于我,亦师亦友。但如今,在入目可及金发碧眼的白种人面前,说不利索英语,中文又急遽退化,这样的我,如同语言障碍的小孩,站在悬崖边,进退两难。文字于我的意义,简化成了一种象征意义上指代家的符号。

我讨厌英语,不是在高考英语142分的时候讨厌英语,而是在我来到美国,每次去医院都和医生沟通异常艰难的时候,讨厌英语。我只会做卷子上的选择题,却无法清晰地选择如何用英语正确地表达自己。26个英文字母的各种排列组合,令人生厌,单调而又乏善可陈。也许只是因为我无法窥探到一丝一毫语言本身丰满的内在,又或者是因为语言的本能被固化成了某种格式。那些支撑着语言背后的文化,超出了我的理解范畴,因而英语在我眼里,丑陋又干瘪。

我总想做一个讲故事的人,那是心理上的某种满足,有文字本身带来的满足,也有文字之外作为一个体面读书人的形象带来的满足。一直想写一篇小说,高中时候就构思好了整个框架,可是我从来都没有动笔写,原因很简单,我太懒了,冗长的铺陈和叙述要求的连续完整,所有需要毅力和坚持的事情,都让我恐惧。于是草草地,写了一个极短篇幅的微小说,只有简单的人设,和大量心理的描写,最后结束于一个狗血的悲剧,也结束了我关于写作的最后的梦想。之后我再也没有过任何关于写作和文字的尝试,我的梦想,都是用来反衬现实的苍凉。

可是如果,我只是闲来无事,兴致所起,提笔一篇文,在没有办法肆意平仄抑扬的国度,抒发一下心情。这并不是一件多大需要毅力的事情,也许我能把遗失的点滴才气,捡回来分毫也说不定,想来正是简书的意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