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了《大唐红颜赋》上篇,讲述了大唐具有代表性的后宫嫔妃与公主各自的情感纠葛。今天说说武则天,这位在大唐盛世中,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红颜帝王。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众人皆知的女皇帝。史上祸乱后宫,影响前朝的嫔妃不在少数,但只有武则天一人,打破了封建传统,登基称帝,成为受到民众普遍认可的女帝王。
初进皇宫时,武氏只有十四岁,当年唐太宗听说她有才貌,便将她纳入后宫封为才人,赐号“武媚”,后世都称她为武媚娘。武媚娘入宫之前,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杨氏不舍女儿入宫,武媚娘却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当时的她便已经知道后宫险恶,侍奉君王并不是什么福气之事。
不过,武媚娘确实展现了自己的过人之处。唐太宗有匹名马狮子骢,体型硕大,没有能驯服它的人。武媚娘正好陪着唐太宗,她便大胆地对太宗说:“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这一番言论,哪像是出自女儿家之口呢?唐太宗也觉得她很有壮士之气。
武才人在侍奉唐太宗时,认识了太子李治,两人有了爱慕之情。太宗驾崩后,武才人依照唐后宫的惯例,被送到感业寺出家。侍奉唐太宗身边近十年,武才人的位分并没有任何晋升,她便为自己寻找其他机会。唐高宗李治入感业寺,为唐太宗周年祭,与武才人重逢,两人互诉衷肠与相思之苦。这一切被当时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她请求皇上把武才人接回后宫,企图联手对付得宠的萧淑妃。但王皇后不曾想到,此时的武才人后来用计谋扳倒了她和萧淑妃,自己做了皇后。
重回后宫的武才人,做了唐高宗的昭仪,她工于心计,心狠手辣。生下长女之后,王皇后来看望她的女儿,武昭仪在王皇后离去后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嫁祸于王皇后。高宗愤怒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宫,武昭仪又暗中折磨王皇后。武昭仪想要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情与爱,而是权势,至高无上的权势。
武昭仪称后的历程很艰辛,当时元老大臣都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唐高宗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他重赏首个支持“废王立武”的官员,朝中官员看到有利可图,都纷纷支持唐高宗的决定。就这样,武昭仪被立为皇后。武皇后当然除掉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手段极其残忍,又为唐高宗出谋划策,罢免了当年反对她为后的大臣,此时的她已经拥有更大的野心。
唐高宗头风之疾发作得厉害,于是命武皇后代理朝政。后来看到皇后快要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他与宰相上官仪商议,打算废掉武氏皇后之位。但上官仪的废后诏书还没拟好,武皇后已经得到消息。她直接向唐高宗追问此事,唐高宗迫不得已,便把责任推到上官仪身上。宰相上官仪就这样做了皇帝的替罪羊,不久就被满门抄斩。
唐高宗的身体越来越差,已经头晕目眩,他想要禅位于太子李弘。可武后计划着总揽大权,对李弘颇为不满。刚好李弘替萧淑妃之女求情,武后大怒,把他囚禁在幽宫中,没多久就被武后给毒杀了。这是武后为了权势,第二次杀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唐高宗病逝后,太子李显即位,为唐中宗,武后被尊为皇太后。仅过了几个月,唐中宗因为忤逆皇太后之意,被废为庐陵王。武后立第四子李旦为帝,即唐睿宗。此后武后临朝称制,自专朝政。朝中也有反对武后的大臣,徐敬业两兄弟以扶支持庐陵王为号召,企图举兵反武。武后派大将军前去征讨,两个月后,徐敬业兵败自杀。武后一步步谋夺李唐的江山社稷,残害唐宗室,诸王都感到不自安,想要起兵对抗,但都以失败告终。
称帝之后的武后,野心更加庞大,她定都洛阳,建立武周,以此与李唐王朝分庭抗礼。为稳定统治,武则天任用酷吏,打击反对自己的人。不过她也确实做出了一些政绩,执政期间,唐朝的经济发展迅速,稳定了边疆政治,推动了文化发展。晚年采用狄仁杰等有才能的大臣,听取大臣们的直言进谏。武则天为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对历史有着巨大的贡献。
不过,武则天违反传统的礼教,作为封建社会的女子,她竟然拥有不少男宠,也曾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晚年时期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就是她身边最受宠的男宠,病重卧床不起之际,身边也是这二人在侍奉。当时的宰相等大臣结交禁军统领,发动兵变,杀死这两男宠,逼着武则天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
此后不到一年时间,一代叱咤风云的女皇帝在洛阳病逝。她的坟前立了一块无字碑,用意至今还留给后人猜想,是非功过都留给后人去评说。
武则天的一生都在为权势而争,后宫之事错综复杂,她却能一步步从小小的才人走到帝王之位,无疑是一位伟大的封建女性。她在位期间做出了很多政绩,但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也为后人所诟病。
可无论如何,武则天的一生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想要权势就去争取,任何阻挡她的人都要被她踩在脚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