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表达对了,爱就对了

来源:二三娱乐
表达对了,爱就对了

我是一名宝妈,同时也是一名正在进行自我成长的情绪管理咨询师。在每天的生活里,情绪已成为与我密切相处的挚友,我时时关注它的出现与存在,同样,它也会告知我它的来源与去向,就这样,我们彼此相通,互为知己。


在“世图心理”萨提亚家庭治疗系列图书中的《萨提亚治疗实录》里有这样一段对话,是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问来访家庭中的父亲凯西之间的对话:
维吉尼亚·萨提亚:“你意识到不好的情绪来了,然后愤怒产生了?”
凯西:“我意识到强烈的愤怒。我对不好的情绪的防御机制……”
维吉尼亚·萨提亚:“好的。”
凯西:“……就是愤怒。”

对这一部分的分析中,萨提亚提到“受伤总是先于愤怒,愤怒是人们最常用来保护自尊的方式。表达‘我受到了伤害’比表达‘我很愤怒’要难。

反观我们的家庭生活里,有多少愤怒的发泄与愤怒的接收:

“手机手机手机,一天只知道看手机,打游戏,你说?游戏到底有什么好,能让你一点不顾家里家外,啥事儿都是我一个人做?”
“…”
“你这人真是没救了,日子还过不过了?”
“…”沉默着走开…
“是已经没话和我说了吗?这么聊不下去了吗?要不干脆分开算了。”
“你想分就分吧。”

在《不完美,才美Ⅲ》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是借口,也是对自己的无知,因为发脾气的对象容易是比自己弱势或者亲近的人,不是控制不住,而是在发脾气之前,早已在心里衡量过得失利弊了。”

“你看你做的是些什么作业?你写的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呜呜呜……”
“哭哭哭,哭有什么用,就知道哭,作业做不完,你自己去跟老师说!”
“你周末想吃什么,鱼还是虾,要不我买只鸡来烧,做你喜欢吃的烧鸡公?”
“随便。”
“那你什么周六回来还是周天回来?中午还是晚上回来?要不你周六回来吧?”
“哎呀,妈,你烦不烦,我忙得很,你每周都问问问,我要回来自然会给你打电话,不要总是给我打电话问问问。”
“…”

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情绪,在愤怒的情绪喷薄而出的时候,我们往往采用一些过激的言语,怒目的表情以及强烈的行为,去表达我们的状态,其中,来自言语部分的表达,是我们大脑经历愤怒这一情绪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如果我们采取正确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愤怒”,会有效降低甚至消除相比于直接表达愤怒情绪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表达对了,爱就对了
一天我带着宝宝外出回家,已经感到很疲惫的我回到家想喝水,发现水壶里没水,去厨房正准备烧水,发现厨房灶台一片狼籍,洗槽里一大堆未洗的锅碗瓢盆,早上出门前叮嘱要洗的衣物也安静的躺在洗衣机里,而此时,老公却正窝在沙发里,看着电视,时不时笑得如痴如醉……

我感受到愤怒吗?

——是的,我很愤怒!愤怒的背后,我感受到我受到了伤害,出门前确认的事情,没能完成,我感受到被忽视;如果老公没做这些事,意味着这些事很可能需要我去完成,但是我很累了,我觉得心累,没有得到理解。

那我冲他发个火吧。

——发完火,这些事或许会有个人去完成,但是同时,我们的状态也会变的尴尬,他会不开心,我也会不舒服。

于是,我的处理方式为:

一、调整自己

用剥洋葱法对自身进行梳理,此不详述,如需要了解可私信。

二、确认事件

老公没有洗衣服,厨房很乱。

三、明确感受

愤怒,没有做我交代的事情。烦躁,看到脏乱的厨房。

表达感受:老公,我今天有些累,看到那些衣服和碗筷,我觉得有些心烦,我想休息会。

四、表达需求

表达需求:老公,你等会看完电视,可以把碗筷洗了吗?衣服让洗衣机洗就好了,等我休息好了,差不多也可以晾了。

这样的沟通,老公是可以接受的,他明白了我的情绪, 并且在满足了我表达的需求后,还能够给予我更多的关怀和理解,我们的亲密状态不仅没受影响,反而更和谐。


当然,不同的问题所产生的愤怒情绪的程度不同,对自身的调节也需要反复的练习,表达的方式和内容也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但只要愤怒的情绪出现在你的亲密关系中时,学会正确的表达,双方的爱才会和谐!


如果你的亲密关系中,恰好遇到了愤怒的情绪无法控制,又愁于不知如何表达,可以来微信私信我,我或许能帮助你找到方法。微信号:【M07060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