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即是一场修行。
参禅的目的不外乎是求个心安。
心静了,什么都可以云淡风清。
而修行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接受,凭着自我的感悟,作出相应的对策。
没有标准可衡量,每一次试图改变,都是好的开端。
忐忑也好,担忧也罢。只有心装朝阳,适时修整方向,哪怕是最微小的改变,都是前进在通往梦向坦途的小径上。
企望把戾气悦化成一片祥和。
心安如否,只有内心知道,别人永远勘不破。
所以参禅的主角,永远是你自己。
不要寄希望与他人。
彻悟总会在某一不经意之间,悄然来临。
只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有,此事无关痛楚与幸福。
(二),往事如烟。
遗憾并非是遗忘,重拾起来也并非为了反省。
未曾拥有,未曾把握,诸事只因:
"当初已惘然"。
未拥有的不会因你的挽留而不逝去,不会因你的当初的惘然而重新给你一次面对的机会。
有荣有辱,有缺有失。
才叫完美,正如四季的交替。
(三),比较。
不去比较,自然觉不出差距。
封闭了一切交往,禁锢的是思想。
有了比较,随之而来的却是迷茫,与欲望。
何谓自寻烦恼?
打破平静的淡泊,寻找热闹的喧嚣。
沉溺于现状,
俗称知足常乐,也谓不思进取。
前者是安慰自己寻找的借口,后者是他人眼中你的模样。
孰对孰错,
谁能定夺?
随心走吧!
该来的总会来,逃不脱,罢不掉。
顺其自然,来的刚刚好,恰巧你具备了应对的能力。
就像天晴几天会下雨,下雨几天总会天晴。
白天耗尽夜自来,黑暗过后自黎明。
正是你想要,偏偏它来了。
(四),烦恼。
烦恼是个孽生品,始作俑者不外乎攀比。
总认为生活得很满足,很惬意。
一不留神,心思荡过他人的世界。
观念便随之动摇,自我满足的世界山崩地裂。
忘记了一切只是自己莫须有的噫想,可怕的是想的次数多了,便当了真。
凭着第六感的支撑,恣意地遨翔在虚幻的极致。
没落在自我陶醉的边缘,反复,无常。
每一句话题,如果离不开自己的喜欢,潜意识便昭明了梦幻的方向。
闭口缄言,免去了短暂的忧伤,拉长了永远的彷惶。
于是,烦恼,悄无声息,姗然而至,
请勿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