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深海(第1章)

来源:二三娱乐

潜藏在广袤而幽兰的深海中的,或许是地球上的万物之魂。

我叫罗格。我的名字来源于库尔亚诗人多格。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被上面多格的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尽管那时,我还刚刚明白什么是地球。那时我经常看讲解地球上有重力的科普片,所以地球背面的海水不会流下来的概念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但是,我并没有感受到这个概念的力量,因为我觉得那理所当然。然而,我却深刻地感受到多格这句诗的力量,或许是我很小的原因吧,我的心为这句话深深地倾倒。

其实,那时我并没有亲身看过海,我只是在电视上的纪录片上看过海底的画面。海底的环境多彩斑斓,让我很向往。再加上多格狂热粉丝的父亲给我念的诗句,我常常一有空就看看关于海底的纪录片。以至于,我就连睡觉时都会进入在海底游泳的梦境。也许梦见自己游泳并不稀奇,但对于我,则是每天晚上都和海中的鱼儿一起游泳。在碧蓝的海水中,阳光直射下来形成一条条光柱;珊瑚群五彩斑斓的,海底的沙子被碧蓝的阳光照耀着的。在那不接近海岸的海底,沙丁鱼会成群地围着我打转,剑鱼冲过来和我竞速,还有像大鸟一样的鳐鱼、喜爱与我嬉戏的海豚和远方长啸的蓝鲸。

每当我在一个地方玩够了,我就尝试游向更深的海底。那些深海中的生物更加奇特,他们大都身体晶莹剔透且发着光。有通体紫光的水母,有发着蓝光的虾米,有泛着黄色光芒的透明海星,还有许多我叫不上来名字的奇特生物。我只记得,纪录片中展示过深海中的发光的鱼类和水母,并没有这么多的奇特生物。每一天,我游得更深,看到的生物也愈加奇特。在某个夜晚,某个梦境中,我在极深极深的深海中游荡着,一个声音竟然响了起来。

潜藏在广袤而幽兰的深海中的,或许是地球上的万物之魂。

我知道这是来源于我所认识到的多格的诗句。然而,在短暂的思索中,我意识到,那是个念头,一个本该无聊至极的念头,却在这奇异的深海中显得极具诱惑力。于是,我带着一种微妙的朝圣心态任凭身躯游向最深的海底……

我游了不知多久,从还有些微光的地方游到了只有黑暗的地方……

在那黑暗的尽头,出现了一缕光芒。我加速游了过去,竟看到这一片海底的海滩上,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光芒。而且,凑近一点光芒,竟能听到光芒中有着某种声音,好像有什么人在诉说着什么。我觉得,我的潜意识中不该有这么奇怪的东西,我伸手试着触碰那抹光亮。然而,当我意识到,这似乎并不属于我的那种恐惧时,一切已经晚了。似乎是一道白光在我的眼前闪耀片刻,我被吸进了那抹光亮。

“嗨!卢卡!”朱莉微笑着和我打了个招呼。

而“我”,还意识得到我是谁。我刚刚在梦中的深海中看到一片光芒,然后被吸入其中。可怕的是,我竟然能感受到这个叫卢卡的少年的思维,“我”,卢卡,认识这个叫朱莉的12岁女孩子,我的思维正在被卢卡的一点点吞噬,这样下去我会忘记自我……

“嗨!朱莉!”我平静地回了个招呼。或者应该说,我在努力平静地回了个招呼。雅利安特·朱莉,金色头发,碧绿的眼睛。她的眼睛泛着光,看起来就像荡漾着粼粼波光的海面。在入学时的自我介绍中,她说了很多自己的爱好,我却一句也没听清楚,只觉得她的话音很悦耳,很饱满,没有一丝杂质。不知道是不是北意大利人的特点,人们说话的声音总是很不饱满,总是不悦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自信”这个词。我虽然也尝试着用饱满的声音说话,但要让我说话声音悦耳,我总觉得很难,总觉得不那么“真实”。但是,我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我,也许我也只是“不自信”才难以说话悦耳的,谁知道呢?

我兀自想着一些奇怪的事情。在这样的大晴天,能和朱莉在一起走着去学校,早上的阳光不那么刺眼,还有微风轻轻地吹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虽然在想些奇怪的事情,但是能感受这样的时刻已经很满足了。我不奢求我说什么可以得到朱莉的回应,现在这样就很好了。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是那种比较贫苦的,领着救济金,没有钱租农机的农民。可能换个国家的人不会理解意大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其实,我倒是更容易理解,哪个国家都有这样的人。可能因为我家庭贫困,我比其他人更早熟一些,我在10岁左右就已经开始理解什么是人间疾苦。前天的自我介绍中,我没有说自己的父母是做什么的。朱莉的父母都是白领,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公立学校学生的家庭大都不会太富有,但也少有像我这样的贫困子弟。而我就是我们班级里的“唯一”。

小学时,在写完“我的父母”那篇作文后,我就产生了一种感觉,我同学们时,他们却在以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我。开始,我只觉得那是一种错觉。但之后,我被渐渐“孤立”出来,从他们体育课的笑柄,慢慢变成他们口中愚蠢的猴子,而后又变成了他们眼中的不可接触之人。我一开始以为成为笑柄只要笑笑就过去了,但是,奇怪的是,这一切都没有停止,直到毕业。

我曾与父母倾诉,却只得到父母永恒的两句话,“你需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以及“一切都会好的。”我很郁闷,在那段时间中的每个夜晚我都对白天的事情难以释怀。一个懦弱的我,常常会在夜晚独自哭泣。只有不到十岁的我,却要感受孤独的鞭笞。但是,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那是一本讲心理学的书,叫《冰山》。在书的第一章的开头有这么一段题注:

“潜藏在广袤而幽兰的深海中的,或许是地球上的万物之魂。

                                                                               ——多格”。

那本书,我已经看了几遍,我现在很确定那是本伪书。因为整本书只讲了一个概念,就是人的性格的冰山模型。但是,我又很喜欢那本书,因为人类的冰山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会受到小学同学们的孤立,因为潜藏的人格深海中的,有一部分在很底层的地方,叫集体潜意识,那会让人群无意识地寻找集体的快乐,哪怕那是建立在少数人的痛苦之上的。之后我又读了很多书,包括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荣格的《红书》,乔治·奥威尔的《1984》,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以及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从那时起,我立志长大做一个心理学家。我懂得了为什么人们在逆境之中更容易成长。我每周都会把自己的衣服洗好然后熨烫好,每天上课面对老师尽量保持笑容,每天努力让自己的语音保持沉稳冷静,直到我把这一切都当成自然。我也决定要努力忍受孤独,直到小学毕业。

“卢卡!”朱莉又叫了我一声。

“怎么了,朱莉?”

“卢卡,你的衣服看起来很整洁啊!而且,听到你说话,就觉得很舒服啊。”

“是吗?我觉得你的声音也很动听呢!”我回敬了朱莉的赞许,说实话,这样的赞许让我很意外。

“真的吗……其实,你的声音让我觉得你是个很安静的人。真奇怪,第一次看见你,我觉得你身上有许多的优点,特别是你的脸上总是保持着自然的微笑。”

“那是……哎呀……”我惊讶了一声,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解释我的笑容,却不知为什么,眼泪自己流了出来。

“你怎么了,卢卡?”

“没什么……朱莉,听到你这么夸我,我真的高兴。”我可能没法向朱莉传达出我的心情,但是,我由衷的高兴,我知道,幸福来临了。

我是罗格。我能感觉到卢卡的情绪波动的很厉害,我竟在波动之中恢复了意识。周遭的梦境和刚才进入卢卡的意识之前没有什么两样。我想,这大概和人们做梦时情绪波动就会醒过来是一个道理。很奇怪的是,卢卡的记忆似乎进入了我的脑海中。我不经意的思考,会不自觉参照卢卡的记忆和我自己的记忆。卢卡的遭遇是典型的校园冷暴力。我在想到校园冷暴力时,会想起小学时我们班级那个家里以收废品为生的同学。但是我又很容易把他联想成卢卡,并且,在这种联想中,我用的是卢卡的思维。我当时就和其他同学们喜欢在班级里嘲笑和孤立那个孩子。现在的感觉是,我作为当时的自己,体会到的只有一种单纯的乐趣,但从作为卢卡的“我”来看,包括我的那些人都是野蛮而无趣的。而当我回忆卢卡小学时的夜晚,我会深深地体会到他的心口处承受的孤独的重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