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女是一个流行词汇,指的是长期没有男性伴侣或者同性伴侣,独自一人生活的女性。
总体来看,女性单身源于两种因素。一是找不到另一半。女性之所以找不到另一半被迫单身其原因在于她们是不受欢迎,既没有吸引力,也有一部分认为还未从早期悲剧的爱情中恢复好准备。另外适应结婚备用的男人是有限的,曾有人预测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如果在25岁时尚未结婚,那她结婚的概率则将小于50%,到30岁时将下降到20%,超过40岁便只剩下1%。也就是说,25岁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的女性就会受限于婚姻市场中适合结婚的男性不足而被迫单身。
但也有研究表明,绝对找不到丈夫的女性仍然只是极少数,她们并非是“嫁不出去”而是找不到所期望的另一半。还有的单身女性认为她们是缺乏结交异性朋友的环境与机会,且对婚姻抱有过高的心理期望。
第二种导致女性单身的因素是,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打算结婚,她们在婚姻外有更多的选择,有30%的人认为女性未婚是因为她们不喜欢男人、孩子、婚姻,50%则认为献身于事业,喜欢独立。
还有个有趣的研究表明,许多单身女性她们都有异性情人,其单身原因除了不喜欢婚姻束缚外更多在于其能通过接受情人的送的金钱而在经济状况上比有丈夫的女性处于更好的境地。
另外父母教育,及原生家庭对她们也有很大的影响,诸如父亲外遇,父母吵架等家庭事件,直接导致单身女性对婚姻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
有些单身女性对于男性和爱情都有着消极的心理,写这篇文章之前采访过我的一个闺蜜,她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看过了周围人的分分合合,经历了渣男的折磨,我宁愿做单身贵族。
关于单身作为一种选择的相关女性的书籍《我的孤独,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美国单身女性议题的纪实作品,作者特雷斯特聚焦了这一群体,从近百个原始访谈中选取了约三十个女性的故事,当中有叱咤风云的女强人,有兼职两份零工的单亲妈妈,有敢爱敢恨的女大学生,这些女性积极争取自身权益,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开启了一个单身时代。此书对于单身的讨论颇为全面,不仅展现了单身积极的一面,也展现了它消极的一面。
单身女性,你们过的还好吗大多数独身女性并非从一开始就是有意要走独身的生活道路,她们往往是经历了各不相同的生活经验之后,不经意间走上这样一条路,权衡利弊之后,发现独身是她们最好的选择。
但从微观上,在一个女性结婚时间较早的社会中更是如此,长期生活在早婚现象普遍的地方,即使是她自己也会潜移默化地对那些单身的女性认为是缺乏魅力,性格不好。
无论事业再成功,如果没有配偶也会被很多人看作是失败可怜,这一切刻板印象始终在妖魔化、绑架着着单身女性。
笔者认为单身,不应像大众认为的那样异常,却也未必如一些人认为那样的光鲜高尚,女性各式各样,遭遇各异,每个选择背后都有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不随意给她们定标签,是我们能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