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了早餐豆浆油条的标配,倘若把豆浆换成牛奶,变成牛奶油条配的话,相信很多人会感觉怪怪的,有甚者还会给予制止,“什么乱七八糟的乱拉乱扯的瞎搭配!”换句话说,豆浆油条那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早餐饮食文化精粹,决不允许有任何改动,更容不得有丝毫尝试性创新、探索。
豆浆配油条由来已久,是我们国民的早餐挚爱。知名歌星林俊杰因为爱吃豆浆油条,还专门创作了《豆浆油条》的歌曲。所以,豆浆油条在国人心中当属绝配,已经深入到了国人的DNA当中。然而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来看待,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现代健康、科学饮食来分析,长期吃豆浆油条并非有益健康。作为重大误区,新华社就发布了“油条加豆浆 早餐的5大典型错误”。其中,分析油条在高温油炸过程中营养被破坏,并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同时,油条和其他煎炸食品一样都存在油脂偏高、热量高的问题,早上进食不易消化,再加上豆浆也属于中脂性食品,两个油脂明显超标的组合,尤其不宜长期食用。所以,建议每周吃两三次豆浆油条为宜。
话说到这份上了,对于传统美食等祖宗流传下来的“传家宝”,作为后人,我们应该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去萃取。不能囫囵吞枣一概签收,同时,对于外国文化也不能像给孩子洗澡,不管好坏连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
就像鲁迅先生对于吸食鸦片的烟枪、烟灯,“只有烟枪和烟灯,……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这样看来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未必就是毫无糟粕的精华,传统文化同样需要兼容并蓄、去粗取精,更要与现代文化乃至外国文化充分融合,才能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光彩。
传统与现代完全可以兼容并蓄、共同发展,因为彼此不是对立矛盾的关系,然而现实中,却有不少人偏激的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乃至国外文化完全对立起来,针尖对麦芒——水火不容!
数天前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有位爱子心切的家长写了篇“她(他)为何不给孩子买南瓜灯”的文章。文中表达了这位家长浓浓的爱子之心,之所以在万圣节到来之际,孩子对一只价值9元钱的南瓜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充满了好奇之时,这位家长却很堂皇的拒绝给孩子买南瓜灯,原因竟然是她(她)义正言辞的告诫孩子,“在面对西方洋节汹汹袭来,青少年受其影响,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开始变得陌生,缺乏亲近感却不罕见。”
这位家长之所以不肯满足小孩纯净的好奇心,竟然是自己不了解万圣节,进而把万圣节误解为“刻意营造的恐怖诡异、令人颤栗的魔鬼、僵尸”的吓人日。
其实,万圣节根本不是那位家长所误解的。万圣节为每年的11月1日,这天是天主教的弥撒日,要求信徒到教堂缅怀已逝并升入天国的所有圣人,特别是那些天主教历史上的著名圣人。而小孩穿着奇装异服装扮成妖魔鬼怪,是为了把恐怖的死人灵魂吓走。另外,“不给糖就捣乱”,这是为了用食物祭拜祖灵,祈求平安幸福。
这么好的寓意和传承的节日,那位家长不给小孩买南瓜灯也就算了,可是自己对万圣节不了解,竟然去误解歪曲这个节日,真可谓是滥竽充数大跌眼镜。
而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位家长竟然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不利,片面的归咎于外来文化,就更加令人所不齿。
这位家长大有一人感冒全民吃药的感觉。不细致的分析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所以传承不利的根本原因,更不会思考传承中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考试成绩不好不怪自己不努力,而去责备其他同学太努力、实力太强,显然是一种拆强人意的“强盗逻辑”,于人于己百害无一利。
《三国演义》中有个经典的段子——“三气周瑜”。年少得志、智慧超群的周瑜是不可多得的奇才,具有辅佐朝纲的雄才伟略和渊博知识,在东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担纲军师重任,然而唯一不足的是,此人心胸狭窄。相反,才能、知识、智谋上与之难分伯仲的诸葛亮,心胸却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特别广阔,形成鲜明对比。熟悉周瑜性格的诸葛亮就充分抓住他心胸狭窄的这一短板,一而再、再而三地施计,结果他真就禁不住诱惑,以致在两军对阵斗计中连连失手,最终气绝身亡,并且留下了“既生瑜何亮”的极度无奈和无限遗憾。其实,并非足智多谋的周瑜技不如人,实力比诸葛亮差,而是狭隘的心理束缚了他才能的充分发挥。另外,没有从自身找根源,而是一味地责怪老天爷不开眼,以致怨天尤人,根本就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学会包容,以开放的心态来打开一片新视界。人是这样,国家莫不是如此。
China原意是瓷器的意思,因为中国陶瓷烧制水平世界上独一无二,于是China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然而这段世界独一无二水平是指十七世纪以前,此后被日本瓷器全面超越中国成为一流,而中国瓷器则跌入世界二三流。
反观中国瓷器业下滑的原因,这其中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开放的视野和强大的包容并蓄的学习能力。
十六世纪末之前的日本并没有陶瓷烧制技术,更妄论与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相比,然而日本人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对职人精神的极度崇拜,从而使其陶瓷烧制技术突飞猛进后来者居上。当时,日本侵略朝鲜,绑架了许多朝鲜瓷器烧制工匠到日本,于是瓷器业犹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其中,有个著名的伊万里烧,就是朝鲜工匠李参平开创的。后来,日本人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将他奉为日本“陶祖”,还将每年的5月4日定为“陶祖祭”来纪念李参平,并没因为李参平是朝鲜人就排外,更不会因此扣上数典忘祖的帽子,而是尊崇事实和历史。只要为日本瓷器业发展创造了巨大贡献,就奉为神明崇拜他、敬重他,以他为榜样学习他、效仿他,最终齐心协力推动瓷器业迈上世界一流,摘取独一无二的桂冠。
都说,比海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人心狭窄了,如何又能有海阔天空的胸怀和视野?有且只有狭隘的自高自大,有且只有老子天下第一!
我们不能忘了祖宗,需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但这不是粗糙的把她与外国优秀文化对立起来,相反,可以向日本人学习借鉴如何将传统与现代,乃至国外优秀文化极好的融合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匠人精神到职人精神再到崇尚能人,日本把传承、学习、吸收真正落实到产业、事业、置业、职业、创业、生存与发展当中,真正创新、创造出现实社会价值,而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花架子和“要红不要专”的政治挂帅,抑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轻视技术、片面崇拜文字,乃至一切向钱看的畸形社会,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尔虞我诈、缺德少信、极度自私自利和不择手段的发财致富。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十年栽树百年育人,人心坏了那就很难扭转了!所以,上述那位家长应该真的别把孩子给教坏了!你的心胸狭小衣钵相传给孩子,只会教育出心胸更加狭隘的孩子,同时,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努力追求的上进心受挫,以后积极、主动思考的劲头也会大大减少,如此家长非但称不上优秀,连合格都算不上!(老阳开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