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益智,是国粹,但常与赌博纠缠,形象较差。在蜀地流行,如在飞机上,听到哗哗的洗牌声,天府之国到了。
曾读篇文章,赞桥牌尚合作双赢,是西方之文明;批麻将讲独善其身,乃中华之糟粕,因为后者要“看住下家、盯着对家、防着上家”,还抢杠、抢胡,全是窝里斗。再深入检讨文化的劣根性,似乎言之有理。
近日,又听到另一番高论。朋友黄君,成都土著,“移民”到大理喜洲做点茶生意。晚上呼朋唤友,街边铺子前开桌麻将。他认为:扑克牌共54张,大鬼、老K,等级固化,权力各异;麻将多达144张,九筒、幺鸡,彼此平等,手段无别。很明显,扑克象阶级社会;麻将如世界大同。后者与生俱来的“人人”平等,更顺应社会进步潮流。老祖宗发明麻将,或许隐藏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未可知。观点新颖,视角独特。
看来,凡事真不能人云亦云,须独立思考。同一遗产,竟评价天渊。为何?根源在文化认同。文化自卑,则阴暗负面;文化自信,则阳光正面。失去文化根基的批判反思,只会沦为自我矮化。常见于某些只吃“洋奶粉”,营养不良,只懂“ABCD”,不知“之乎者也”的知识分子。自我文化菲薄,其实很可悲。
再看中外棋牌博弈的对比。德州扑克同样在西方很流行,一张台面上少则2人,多可容纳22人。难道不算窝里斗?群殴也非常贴切,当然竞技也不为过。如何褒贬,关键看解读的意图。
围棋,人工智能攻克的最后难题。《西游记》中的《烂柯经》可管窥其妙:“......法曰:宁输一子,不失一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有先而后,有后而先。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胜;与其无事而独行,不若固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弃小而不救者,有图大之心。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此之谓也。”一部活在棋盘上的《道德经》。围棋思想的深邃,运算的复杂,扑克牌望尘莫及,如何不骄傲。
其实,合作双赢的重要性,何必悟自桥牌。每天一日三餐,老祖宗都在提醒。普通的筷子,或竹或木。单根,难挑一粒米;一双,轻送半碗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此,但需用心体会。可惜,我们却常视而不见,总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熟悉的地方,难道无风景?只因习惯性的文化自卑,懒得去挖掘罢了。
如何建立文化自信?经济自强是根本。
康乾盛世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举足轻重。英国上流阶层时尚的下午茶,来自亚洲;法国女性贵族长裙流行的花鸟图案,模仿东方;奥地利皇宫里炫耀的瓷器,中国进口。可见,经济影响力,产生文化向心力。那时,国人惟有满满的文化自负。
所以,当英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朝廷麻醉,国人沉睡。从鸦片战争到列强割据;从五四革命到日军侵华,山河破碎,神州含泪。改革开放,睁眼看世界,中华奋起直追。但国力孱弱,缩小差距岂是一朝一夕。此刻,国人只剩恨恨的文化自卑。
自负则坐井观天,教训深刻;自卑必邯郸学步,失去自我,皆不可取。“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即坚持文化自信。
俱往矣!东方之睡狮已猛醒。而今,韬光隐晦、卧薪尝胆30多年,科技创新迎头赶上,经济体量全球第二。孔子学院走出国门,顺理成章。以经济实力为引擎,用文化自觉做翅膀,丢掉文化自卑,重拾文化自信,更待何时。
图片发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