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最畅快的事,莫过于在某个安静的夜晚,点一盏明灯,寻一知己,三杯两盏淡酒,畅聊心中之事。
有深度的聊天,人不在多,两个人足矣,三个人就显得多了。三人成众,人多了就只好聊些台面上的话,反倒显得无趣。
聊天讲究乘兴,两个人的心弦,同时撩拨起来,不容易。契机不对,兴味不合,纵然你有满肚子话要讲,别人却兴味索然。
东晋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某一雪夜忽然想起友人戴安道,于是乘着小船去找戴。天都亮了才到戴门口,不过他门都没敲就回去了。有人问他原因,王子猷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倘若王子猷在世,和他聊天定是极痛快的,乘兴而聊,兴尽而止,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聊天是小事,也是大事。
对此我从不怀疑。在我的教师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惊奇的发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相对于上课不准吃东西,上课不准聊天让他们更难以忍受。由此可见,聊天比吃饭重要。
周朝有一个君主周厉王就没有发现这个规律,他非常不喜欢老百姓议论朝政,不准大家在公开场合聊天。“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史记·周本纪》),老百姓走在路上只能互相使眼色:吃过了没?眼睛眨两下;吃过了,眼睛眨三下。时间久了,大家都不能忍受不能聊天的日子,一起冲进王宫把周厉王赶跑了。周厉王躲到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老百姓把那个地方命名为“彘”,“彘”就是猪,可见大家的怒火有多大。
聊天也不能装逼,古人说的好:“装逼遭雷劈”。
西晋钟会,一时之豪杰,拜访“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嵇康当时在家打铁,把钟会晾在一边,没有理睬他。半响,钟会受不了准备走了,嵇康淡定的问:“何所见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也不示弱:“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两个装逼的人因此结下梁子,嵇康最终被钟会陷害至死,钟会也不是什么好鸟,伐蜀时阴谋反叛被部将所杀。联想到百年前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动了诸葛亮,真所谓不装逼咱们还是好朋友。
在任何时候,合适的聊天伙伴实在是太难的了。岳飞有词云:“欲把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想来鹏举麾下将领无数,有心事想找个人聊聊都如此困难。
魏国人范雎,西入秦国见秦昭王,三言两语之后,昭王就拜服了。“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宋代之前古人席地都是跪着,累了就把屁股压在脚后跟上,类似于坐着。秦昭王想和范雎聊天,范雎不说话,昭王就直起身子探过去,屁股都离开脚后跟了,这样“跽”了三回,范雎一直“嗯嗯”,终于才开口。不过秦昭王还算走运的,平时我找妹子聊天,手机都举起来三次,妹子还是没理我。。
两个人聊天,不仅是两个思想的交流,更是两个不羁灵魂碰撞出的火花。话说段誉和王语嫣掉进枯井,枯井下的那一晚,不知道段公子到底说了些什么,终于抱得美人归。要是让我遇到这样的姑娘,我只想问一句:
美女,你知道安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