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很多城市在二战的时候摧毁了,上一站汉诺威90%都摧毁了,著名的古老教堂也难逃厄运。这一站的柏林在二战时期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也是战后重建的城市。
柏林的这七天中,阴天雨天多,只有几天是晴天。8月炎热的夏日,柏林确很冷,我穿的是长衣长裤。柏林是个多灾多难的城市,加上天气一直不好,我对柏林的印象并不好。
这个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现代精神的年轻人和艺术家而闻名的城市,于我而言,是黑暗和不安的。市中心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以及郊区的集中营博物馆,让我了解了德国黑暗历史的一面。
大屠杀纪念碑群位于柏林市中心,与德国联邦议院和勃兰登堡门近在咫尺,这座纪念纳粹灭绝犹太人历史的最新且最具影响力的建筑物将铭记每一位被德国纳粹屠杀的犹太人。从外观来看,纪念碑群由2711根长短不一的灰色碑柱组成,从远处望去,黑灰色的石碑如同一片波涛起伏的石林,让游客不由自主产生一种不稳定的、迷失方向的感觉。
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行走在灰色碑群落中,高低起伏的石碑给人的感觉特别压抑,阴森森的。广场下面是大屠杀犹太人博物馆,免费参观,需要排队进入。其目的是要记录德国纳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其展品以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为主。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以犹太人家庭为单位,三个不同阶层屠杀前后的对比照片。先是战争前家庭聚会照片,战争后,整个家庭都支离破碎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太大了,一个个幸福的家庭就这样没有了。还有大量真实信件展览馆,展示了大量的信件,从信件的内容,你可以读到当时人们的恐慌与无助。
博物馆出口处会有留言簿,我翻看了后,找到两位中国人的留言,一位说的是要远离战争,一位是谴责日本掩盖历史真相的行为。当我们离开博物馆,天空居然下起了毛毛细雨,转瞬又变为瓢泼大雨,我们在灰色石碑对面的避雨。看着雨中挺立的石碑,仿佛看到了为生命而苦苦挣扎的犹太人。
萨克森豪集中营隔天,我们又去了集中营。位于柏林郊区,北方约50公里的宁静小镇上,有个二战时期的萨克森豪集中营。集中营广场有个石碑,写着“劳动才有自由的”牌子,这是个极大的讽刺,它预示着22万个囚犯永远盼不到的自由。
集中营大门口从1936年到1945年,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先后关押过20多万来自40多个国家的囚犯。苏联政权接手后,又接着将其转变为一囚禁德国战俘及异议份子的监狱,上千人因此长眠于此。
十多万人惨遭党卫队杀害或者死与饥饿、劳累、疾病和医学实验。1945年4月,纳粹分子为了在苏联红军到来前将囚犯撤离,实行了被后人称为“死亡行军”的行动,结果又有几千名囚犯倒毙在路上。当4月22日苏联红军和波兰部队解放这座集中营时,只有大约3000人生还,其中绝大多数是病人、医生和护理人员。
如今,曾经埋葬犹太人的地方,很多人过来缅怀,在地上摆放了鲜花和蜡烛,用于怀念惨死的犹太人。
最后当我们走进犹太人居住的房子,狭小的空间,弥漫着让人呕吐的味道,根本住不了人。这里厕所很少,纳粹只让犹太人早晚使用,其他一天时间都不能上厕所。
狭窄的住所整个行程下来,心情特别压抑,本来想拍几张照片的,但是拍出来的照片太过唯美,根本让人想不起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惨绝人寰的事情,于是作罢。
人类生而平等,无论是来自哪个国家的人,我们都必须一起努力,不让历史重演。在这里牺牲的犹太人,还有中国,乃至全世界因战争受迫害的人,你们的血不会白流…
铭记历史是为了珍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