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子航老师在元训营的分享。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备注出自子航老师,请尊重作者原创。
1 大家好。
我是一个瑜珈爱好者,分享者,今天我会分享我所认知的瑜珈,和瑜珈带来的好处。我教授瑜珈10多年,并在古典瑜珈路上一直探索:如何进入到自我认知的世界里?体位法练习也很好,但理解瑜珈的本质更重要。瑜珈经的第二句说,瑜珈是超越、停止意识的波动。
瑜珈练习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心如何运行?它如何影响着我们?
2.瑜珈练习的本质
我经常问学员:“我们为什么要练习瑜珈?”
答案很多:为了身体好,当瑜珈老师,减压,去除疾病。
瑜珈分为前古典,后古典和现代瑜珈时期。在练习瑜珈这条道路的核心是超越、停止意识的波动.在探索这条路上有很多副产品,足以让我们受益,像很多人学习瑜珈的目的。体位法让你身体好;让你意识形态扩展能让你心态更平知,思维更广阔,能帮你更好赚钱;超越抑制心的波动能让你挣脱情绪思绪的束缚。瑜珈是一个瀚海,你都可以在瑜珈里获得你所想要。
3.冥想不可被教授。
瑜珈经的八个分支:制戒,内制,体式,呼吸控制法,制感,专注,冥想,三摩地。
冥想是占分支的第七个分支,冥想不可能被教授,被练习,我们说“练习冥想”,只是方便嘴上交流。
我们能够练习,被教授,其实是制感的技巧和方法。制感,就是将你的感官有所控制,收回到你所专注的对象上。我们的制感,五官不停地向外投射,眼睛看,耳朵听,你的眼睛总希望看到美丽的事物,耳朵想听到悦耳的声音,或好听的话,你的嘴巴想吃到好吃的,鼻子闻到好闻的,皮肤碰触的衣服或他们的碰触,这些都会引起心的波动。
很多的波动会消耗我们的能量,造成内耗。
冥想练习的第一步(前期泛泛的)就是,你要培养如何控制感官不再向外投射。
比如你今天练习冥想(其实是练习制感),你旁边有干扰声音。你可以把这些作为介质作为工具,“你能不能心里不产生波动?”“他人的噪音能不能对你不产生干扰。”
你慢慢心住一处,进入专注的状态。
4.冥想的定义
《冥想的力量》解释专注的定义,当我们能将心意持续集中于一个具体的对象12秒以上的状态。比如你的呼吸,某位置。12次专注的状态,可称之为冥想状态。心意可持续12次冥想状态,可达到三摩地状态。
练习制感,会自动带你进入专注的状态。如果持续12次专注的状态,就进入冥想。所以说,冥想是自然进入的,不是被教授。
冥想不是思考,不是放空,我们的念头始终不可能都没有的,冥想不是什么都不想。我们的念头非常非常多,一弹之间就有N多念头。
冥想是对意识的引导,心住一处,意识之流。比如你专注呼吸,前一秒想着呼吸,后一秒跑了…………你反复拉回来。你可能会说,“我一练习,思绪很多!”
其实你坐下来,已经知道你的念头非常非常多,之前你可不知道有那么多念头消耗你的气血。现在你有觉知,有发现。借由发现,才有可能转化。借由看到,不停地引导意识之流。意识就像一匹野马,你要驯服它。如果平时不训练,届时控制不住就会伤害别人或者内伤。你只能被它训服,毫无办法。
你可以诱导它,就像倒油,一会儿一滴一滴。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我们才有可能训服这匹野马。我们很多人练习冥想是抱着急于求成的态度,希望自己短的时间会大提升。可能刚开始有效果,但后面就没有持续性。希望大家不要贪心练习瑜珈。
你要持续不间断+不执着的练习。你的转化才有可能发生。
经过几个月练习,那个油可以2滴连上了,第3滴断了。慢慢,长年累月,持续不间断+不执着,慢慢你达到专注的状态。专注的状态就会引领你进入冥想的状态。
你会发现你身体好了,工作专注了,思维能力扩展了。这些都是副作用的。你会慢慢发现自己越来越有安全感了。你不一定要赚到多少钱。你会有无所畏惧
你会越来越开心,你对生活越来越感兴趣。很多人活着很恐惧,一直在计划。你有没有投入做过一顿饭,有没有欣赏过一朵花,有没有好好咀嚼一口饭?
我们有时候,劝人的时候,你要放松,不要计较。
别人的小问题,当别人无法超越时,就像你自己的大问题。你就会越来越理解他人。
练习之后,你的本体会产生喜悦。冥想就对意识的引导,将意识之流专注于一处。再进入冥想。
5.传统冥想VS西方冥想
西方冥想,让你想象大海,绿草……。对于你神经系统的放松好用。浅层上。但不作用于消除和转化你未来的痛苦源和痛苦。
传统冥想,一切都是起于实相的。就像不管你经历过什么,好的坏的,你只是去观察它。你的身体有怎么样的感受,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一切基于实相。
暂时练习起来不如西方那样直接感受,但能深层上作用于消除你不好的种子。
西方冥想和传统冥想,各有各好处。
传统冥想,你只是去观察,去体验,不管什么念头,身体什么情况,你都不做好与坏的评断,只是去观察。利用制感的技巧,练习就可以进入冥想的状态。
瑜珈的本质和精华是在呼吸和冥想上。而不是体位上,高难度动作。90%以上的疾病,特别是慢性病,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都是你的心不停地波动造成。
体位法是为了你有很好的坐姿进行呼吸和冥想,不是为了挑战高难度动作。如果你盘坐5分钟就腿麻,腰酸,那么这个时间段你就多多练习体位法,让你更轻松地冥想。
6.“闭眼练习”的语音引导:
你可以盘坐,如果双腿不够灵活,也可以坐在椅子上,也可以躺着,双手侧放,舒适的方式,保持脊柱垂直,如果你的膝盖高于骨盆,盘时臀部下方垫一个毯子,
左手下,右手上,双手交叠。保持脊柱垂直很重要,因为只有脊柱挺直才能让能量有所流通。
保持眼睛放松,眼睛向前看,只是听我的引导,如果过程中,你的意识溜走了,因为你从小没有关心它,念头就是野马,你没有爱过没有关注过的小野马。它跑了,不要责怪它,用我引导的将它拉回来就可以了。
不管好的坏的,只是去感受,所有的注意力只是在身体上,现在眼睛在持续地眨动,正常的眨眼,你会发现你的眼睛越来越放松了,但请不要闭合,还是要留一点小缝,大部分眼睛都闭上了,但还是张开一条小缝。
你的眼睛还是在持续地眨动,自然地普通地眨动,有时是一秒,有时2秒,有时7秒,让眼睛只是自然地眨动。
现在眼睛放松了,身体也放松了,而且在持续地眨眼,只是在等待眼睛的闭合。眼睛可能是突然闭上,也可能是慢慢闭上,但你不要做任何地努力,你只要做的只是等待。眼睛变得越来越沉。你的眼睛一旦闭上就不要睁开,只是保持闭合。
一定要让它自动闭合。闭上就不要睁开,保持闭合。如果身体整体上有什么感受,你的眼睛正在发生什么。你的眼睛里能感受到放松,因为你是允许眼睛自然闭合的。你会感觉到眼睛的放松,眼睛里有放松的感觉,去感觉眼睛的放松。要持续地感受眼睛的放松并不难,因为眼睛是自动闭合的。所以才觉得放松。
大家不要怀疑这一点,你要做的就是持续地感受这种放松,感觉眼睛的放松,去觉知眼睛的放松。慢慢地眼睛的放松扩散到面部,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持续地觉知面部的放松,持续地觉知面部的放松,然后全身都放松了。
面部的放松传达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持续地去感受全身的放松,去感受放松的感觉。
随着觉知,放松感越来越深入。然后,它变成了静默。你停留在静默中,一分钟。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做。
停留在静默中一分钟。还有30秒,最后30秒,停留在静默中,什么都不要做。
好。我们一起来唱诵santi结束。
OM........Santi......Santi...... Santi....
把双手掌心扣在眼睛上,把整个眼睛感受双手掌心的温度。好,眼睛在双手掌心内眨运一下。然后,眼睛在双手掌心里睁开,眼睛看着双手掌心慢慢离开眼睛。
END:
这个冥想技巧看似简单,但特别有效。可以 随时随地拿来用,持续练习1-2个月,对觉知有很大提升,也可以很好地支持其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