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
遗憾指数10
痛心指数10
综合评定10
不仅因为失去这座珍贵的海港,更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中我们民族眼光的短浅和观念的落后。海参崴无疑是整个日本海沿岸以及整个东北地区海岸线上最好的港口。今天的该市有一座作为城市象征的9288纪念碑,用来表示这里到达莫斯科的距离——俄国人为了这座“远东的天堂”一路狂奔了半个地球;而我们离得如此之近,所做的却是因此丢掉了从蒙古高原到日本海的几乎所有祖产。
俄国人在这片新领土的最南端薄薄的割掉了中国在东北的全部海岸线,然后又满意地在图们江口修了一座足够矮的桥。从此,这里的中国人习惯于隔着友邦的领土抬手一指:“看,大海!”然后转过身,把机器、木材和粮食装上火车,向几千里以外的南方港口出发……
2、尼布楚(涅尔琴斯克)
遗憾指数6.5
痛心指数7.5
综合评定7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唯一的“平等条约”还是使中国让出了一大片土地;只不过因为是自愿的,所以就“平等”了。也许康熙皇帝和他的大臣们有一万个理由这样做,但这并不能掩盖在军事上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签订这样的条约是一种丑闻;而尼布楚被当成某种光荣被中国人记住,则是更大的耻辱。尼布楚的丧失使中国人失去了斡难河两岸乃至整个贝加尔湖以东富有森林和矿藏的地区;从此,“苏武牧羊的北海变成了俄国人的贝加尔湖”。在西伯利亚大铁路贯通以前,这座被俄国人称作涅尔琴斯克的小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中心,这也是俄国人在翻越兴安岭以前能够找到的最好的基地,这为后来他们进一步向东和向南的渗透创造了很大的便利。
3、平壤
遗憾指数10
痛心指数9
综合评定9.5
也许韩民族觉得平壤那座钢混结构的“檀君”陵墓是如山的铁证,但并不能否认平壤是周代一个诸侯国国都的事实——而这是目前唯一一个流落海外的中国古代诸侯国,后来汉武帝在此建立了乐浪郡。但是一个叫做高句丽的满洲部族,选择向南发展进入半岛(很有个性),利用晋末的动乱夺取了乐浪郡,并将此作为都城。但当中国再次统一后,隋唐两代都致力于收复这块失地,最终,668年,名将薛礼消灭高句丽,平壤城成为了安东都护府的治所。然而结局出乎意料,半岛南部小国新罗却成为了唐朝军事行动的大赢家。676年,新罗利用唐军疲于西北的机会夺取平壤,但大同江北岸仍为中国土地,只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崛起再次割断了这里同中原的联系,为新罗以及后来的高丽夺取这部分土地提供了机会。明朝立国后,李成桂翻出了“朝鲜”这个古老的国号以示愿为藩属,朱元璋最终确认了这一既成事实。
4、乌兰巴托(库伦)
遗憾指数9
痛心指数8
综合评定8.5
从大兴安岭到阿尔泰山之间的广大草原地区,很难找到一个令人非常满意的城市,所以库仑是作为这一地区的代表而非一座城市本身而被列在这里。俄国人先是从我们手里夺去了“远东的天堂”,然后又对我们说:“我们去远东的唯一道路离你们边境太近了,这很危险,我们之间要有一个缓冲区。”于是整个漠北蒙古连同库仑、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便像一大块梅肉一样被剜了出去。对不起,还有那个几乎被遗忘了的唐努乌梁海。外蒙古的丢失不仅大大恶化了我国北方地区的战略态势,而且开创了大片地区整体地分离的先例。也许这在古代算不上什么,但外蒙古的独立完全是我国建立起现代国家之后的事情,这让我想起了《大腕》里傅彪的精彩表演:“就差一步,就差一步啊……”
5、达旺(Tawang)
遗憾指数7
痛心指数8
综合评定7.5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印度人几乎是铁了心的吃定整个藏南了,想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要回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地区简直是与虎谋皮。政府也很务实,对整个东线大片地区的要求似乎也仅仅限于达旺一城。从现实的角度说,这一地区的位置相对比较重要,有很大的经济和交通价值。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全面接管所谓我国政府确实有充足的理由占有达旺,因为这里一直都处于印度地方政权的有效管辖之下,程度要比麦线以南的其他地区深得多,而且藏传佛教的六世达赖也出生在这里(尽管这位领袖有点非主流)。而印度控制这一地区则是印巴分治以后的事情。我个人对空手套白狼地索回达旺比较悲观,相对现实的结果是要向印度支付某种形式的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