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住宿舍很久了,但是还是没有归属感,没有那种回到宿舍很安心的感觉。我的舍友都挺好的,无论是性格还是生活习惯,都能够很好的相处。我回到宿舍跟在教室的感觉是一样的,只是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面,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我已经开始失眠,大学很多课很忙,明明很累却难以安眠……
上面这段文字就是我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归属感并没有因为即将毕业而出现。我想可能是因为这里没有我真正牵挂和在乎的人吧。
随着我们逐渐的长大,对自己会越来越克制。我们会在心里暗暗的对自己说:没有朋友,没有恋人我们一样可以过的很好。我们不允许自己过分的依赖某一个人,我们不允许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一段感情,我们告诉自己不必太在意别人,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让自己受伤。
所以,我们越来越难拥有一段亲密关系。为什么小时候交朋友那么简单呢,只需要在一起玩一个下午就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因为小时候的我们可以毫无保留的去对一个人好。亲密关系的建立需要的是双方”主动互动“,而不是表面敷衍。
想想我们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呢,一班人在一起上课,除了同宿舍的人,可能班里熟悉的同学不超过10个。即便回到宿舍,大部分时间也是各自刷自己的手机,做自己的事情。
记得高中时,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放学回到宿舍,和朋友们侃大山闲聊天。我们会趁宿管不注意溜到隔壁寝室和好朋友挤在一张床上睡;我们会半夜偷偷起来打扑克;我们会周末约着一起出去吃饭看电影。可是现在,我们会自动的和别人保持距离,尽量维持着我不麻烦你,你也别麻烦我的关系。
我们与许许多多的人擦肩而过,好友列表里虽然躺着不少的朋友,可大部分都只是见面尴尬打招呼的关系。我们宁愿待在虚拟世界里,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去经营一段亲密关系。
可能我们偶尔会抱怨,为什么我遇不到一见钟情的人呢,为什么我遇不到相见恨晚的朋友呢。所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过:”不要陷太深“ 就是对一段感情最深的诅咒。
但是也有人说:一段感情,不能陷的太深。
如果你问我哪个更对,我想这没有正确答案吧。只是有些人选择保护自己,有些人选择勇敢去爱。
不过现在的我更倾向于前者……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痴人小镇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