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那医者的初心呢?是救死扶伤,解百姓身躯之痛,慰患者受难之心,是剥离掉世俗的附加,是坚守的信念和本心。
是你们,是医者们,是你们陪同病人经过生命中最黯淡的时刻,你们倾听垂死者最后的一声呼吸,你们的脸写在婴儿初闪的瞳仁中,也写在垂死者最后的凝望里。你们陪同人类走过生老病死,你们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啊!
1984年,市二院内分泌科主任童济建成了我市首家内分泌实验室。上世纪80年代初,医院根本没有条件打造内分泌实验室,童主任通过私人关系把北京原子能研究所淘汰的设备邮寄过来,设备邮到火车站,童主任和同事用平车把设备拉到医院,打造了苏北第一家内分泌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可以说实验室一瓶一罐、一仪一器都浸透着他老人家的心血。在条件不足,经费短缺的情况下,童主任不断攻克难题,给多少病友带去了生的希望,在90年代就获得过江苏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我市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2000年退休后仍带领科室继续完成甲亢患者粒细胞分布的研究、嗜铬细胞瘤测定儿茶酚胺技术,获得省级、市级多项大奖。童老一生潜心研究,付出了全部心血。在他的带领下内分泌科成为全市第一家重点学科,连续15年处于巅峰。年老时,童主任患上了重症肌无力,躺在病床上,但他仍不忘关心学科前沿动态。去世前的几天,他还特地叫来内分泌科的骨干医生,指导其科研思路,进行学科建设,学科发展,希望能够成立内分泌实验室。
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奠定了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事业发展的稳固基石。我们要以老人家为标杆,不忘初心,学习他呕心沥血的敬业精神、学习他积极探索努力开拓的创新精神,让医者光辉,代代相传。
1995年,医院党委为了符合创建综合性大医院的要求,决定开展心脏手术。心脏疾病瞬息万变,稍有不慎足以矢命,选择高技术的心脏手术意味着挑战高难度,面临高风险,需要大无畏和精益求精。孙黎明毅然挑起重担,到上海中山医院埋头苦学1年,他每天都以值班室为家,不漏过1例急诊手术的观摩练习。如今,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和科室的共同努力下,1年的手术量达300多例,成功率99.59,无一例严重并发症。
深夜12点多,孙主任拖着疲惫的身影准备回家,忽然手机铃声骤然响起,一位重症心肌梗死的患者正在转入我院途中,他立即电话联系心导管室迅速做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准备。患者男性、62岁,病人剧烈的胸痛着,看到那张被疾痛扭曲的面孔和那双祈盼生命的眼睛,孙黎明再次不知疲惫的、义无反顺的奔赴导管室……走出导管室,天边已经微微泛白。而这样的天色,他早已不陌生,这只是他从医生涯中极其平凡的一天。
作为一个医者的过程正是一个苦行憎的过程,你需要学多少东西才能免于自己的无知,你要保持怎样的荣誉心才能免于自己的无行,你要几度犹豫才能狠下心拿起解剖刀切开第一具尸体,你要怎样自省才能在千万个病人之后免于职业性的冷漠与无情。
孔子云:“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爱岗敬业,勤勉尽责,乐以忘忧,一代一代的二院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医者不改的初心以及济世的担当。
2013年,一位36岁的年轻人成为二院血液内科新的掌门人,他叫庄万传,他不仅是医术精湛的年轻专家,也是以德服人、没架子、体贴细心的同事。他新媒体运用娴熟,在网络上与患者沟通,主动把最新的知识提供给广大患者,粉丝量达到210万。
工作之初,在医院各岗位轮转,有时抢救病人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十年前他被诊断出双侧膝关节积液,如今肿胀疼痛无法根治。有位一名血液病患儿,当时入院哭闹不止,庄万传费力的蹲下身子,哄他开心,安抚他的情绪。当家长带着安静的患儿随护士去做检查,而庄万传却疼的一下子坐在了地上。他希望自己优秀,因为可以有更足的底气去解除更多人的病痛,他也甘于平凡,立足岗位活出二院人的精彩。
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别人时,你始终记得医药是又是而穷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
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而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医者救死扶伤的初心,无论多少光阴负载,无论多少荣誉加身,都不曾改变。
你们每一天所遇见的不仅是人的“病”,也是“病”的人,是人的眼泪,人的微笑,人的故事,这是怎样的权利!你们不贪求“人上人”的荣耀,你们善尽的是“人中人”的天职。可能某些医生,永远只能收到医疗费,而你们收到的更多----人的感念。
让我们致敬初心,它是一颗种子,代代浇灌义德之光,慢慢长大,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它是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路,代代为之奋斗。医学之路无穷,初心誓言未敢忘,新一代的二院人正在拼搏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