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五百三十:夏后启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9年2月2日
海外西经中记载了一个人: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
其中这个“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的“夏后启”,到底是怎么回事?
根据我破解的山海经“以形命名”的规律,要想破解“夏后启”,须先破解其外形特征,“夏后启”的外形特征取自“夏后启”三字甲骨文与金文象形图形。“夏后启”三字甲骨文与金文象形图形如下:
山海经之夏后启 上传中,请稍候...
山海经之夏后启
山海经之夏后启
从夏字甲骨文象形图形来看,非常明了,就是由左边的一只鸟和右边一个权杖组成。通过对比巴勒莫石碑王表,可以看出,“夏”字的权杖取自“帝禹”王名。
山海经之夏后启
对比一下“夏”字甲骨文。
山海经之夏后启
可以看出权杖是一样的。
再看一下排在帝禹后面的巴勒莫石碑“王名”。
山海经之夏后启
很明显,“夏”字金文象形中的权杖取自“帝禹”巴勒莫王名,而“鸟”则是“启”自己的代表王符,与“禹”的“鱼”字王符是不同的。
山海经之夏后启
山海经之夏后启
“夏字用禹的权杖与启的鸟相结合”,造出这个“夏”字,是想告知后人,从大禹、启父子开始,皇权实行了世袭制。
再分析一下“后”字:
山海经之夏后启
可以看出,“后”字又是强调了“左手操翳,右手操环”的王权形式。
对“启”字金文象形图形的分析:
山海经之夏后启
可以看出这个启字综合了巴勒莫王名中的权杖和鸟,也表达出了“左手操翳,右手操环”,“启”的形象。如下图:
山海经之夏后启
综上述,“夏后启”三字象形分别取自巴勒莫石碑王表和“启”本人的雕像或壁画。商人很巧妙的用这三个字把“夏后启”的帝王身份,以及他的王权特征给表达出来了。尤其把“帝禹”的权杖与“启”的鸟画到“夏”的象形文字中,明白无误的告知后人,王权的世袭制由此开始!
最后,中国古籍所记载的帝王谱系与巴勒莫王者石碑名顺序完美的对应,说明这些华夏先祖都是真实存在的。
山海经之夏后启
山海经之夏后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