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人们称自己居住的城市为“国际庄”,估计自嘲大于自豪,无奈大于期盼。还有个别称被全国人民所熟知:霾都。
但凡中国版图上空有霾,肯定少不了我霾都。壮哉我国际庄!霾大的时候看不清撞了的是大爷还是大妈,车开到路口才看清是红灯,不过也没关系,反正交警的监控大屏跟瞎了一样一片乌涂。治霾靠限行,私家车从周一到周五,一次限尾号1&6、2&7……不得不说尾号1和6的广大车主们为我国际庄的治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因为节假日不限行,但凡限行十有八九都从周一开始。而霾这个家伙吧,也一般不会盘踞到周五,过个两三天大风就来了。所以你可以想象尾号为5&0的重亲内心是多么的傲骄。估计提起这茬都能乐出声来。
结论:庄里治霾主要靠吹,其次靠尾号1和6的车主众亲。
说到霾就不得不多说些。喝口水往大里说。2015年关于环保的话题除了APEC蓝、阅兵蓝意外还有一件特别值得一提的事,就是柴静的《苍穹之上》。有人这么评价这部纪录片,本该一个国家办的事让一个弱女子办了。但结果很操蛋:这个国家不但没有感谢这位弱女子,反而把该作品封杀了!这让我直接质疑我这辈子能否还能看见儿时夜空的灿烂银河。括弧:本姑娘85后,括弧完毕。
多么无奈啊。当我每次提溜着垃圾,看见小区里所有的垃圾箱一个模样并无分类,就可以想象它们的命运就只能被填埋。间或马路边的垃圾箱粗糙的划分了“可再回收”和“不可再回收”,我有时会拿着手中要扔的东西纠结一下投左边还是投右边。但过来一个穿橘黄背心的老大爷,直接把两箱垃圾都倾倒在他的人力三轮车后边的斗子里。我心里有一万只草什么马在奔腾,为毛不把两个铁皮箱子合成一个!让大爷费两回劲!
无奈的事情还有很多。尽管我尽量让宝宝玩不用电池的环保玩具,但日趋智能化的电器总会制造出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废旧电池。怎么办?不是说废电池会污染土壤不能乱扔的吗?攒着呗!当我看着抽屉里一大堆电池都分不清新旧的时候我忍无可忍了,印象中某处有个电池形状的垃圾回收箱,奔波过去一看,已然满的塞不下了!后来……我还是把电池丢弃了。我觉得这样集中丢弃甚至更污染环境,还不如用一个扔一个,对坏境的危害充其量只是一个小炮,我这样估计都能够得上导弹了。
后来,我会将垃圾中的纸制品、饮料瓶子集中送给收垃圾的老太太。甚至,拆一盒牙膏丢掉的牙膏包装我都留下来,我知道卖不了几分钱,但在我心里,这就是我唯一能做的垃圾分类。
看了一本书,一个在北欧生活了十年的MM介绍的北欧种种好。优越的国家福利,不俗的人民素质,完美的社会制度,微小的贫富差距,令人惊艳的自然环境……北欧人的垃圾分类做到极致。瓶子是要回收,但你洗干净了吗?车就是代步工具,不必买大排量,能走路的话连车都不要。试问一下,如果政府同时售卖较洁净的汽油但要付出较高的价钱,你会买吗?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想:霾也不是我多花俩钱就会好的。所以你看我们还有多少路要走。这时候我也会想,封了那部纪录片也好,看了会绝望……
这一个冬天,我的宝宝很少出去户外活动。有时候在家里他的鼻孔也都是黑色的污物。他小姨邮寄来一台空气净化器,大多数时间这个东西“轰轰”地发了疯的狂转。结果也是“然并卵”。老公有天跟我说“听说有人放了大招,装了个你们MEMS实验室超净间用的那种设备,超管用!”我的天!多么悲哀!我记得当年课本里总讲伦敦的毒雾,也总让我们背诵:我们坚决不走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打脸不?pia pia滴!
为了我们自己,更为了孩子,把目光放的长远些吧。农民不用农药化肥,保护土壤;工厂节能减排,为废弃物花一笔钱进行环保处理;上班族放弃私家车多选择公交地铁单车甚至步行;饮食节俭,着装朴素,拒绝皮草保护动物;把孩子穿小的衣物送与亲朋,接受他人赠与的旧物……这些,其实不难。
把蓝天还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