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那年,我如愿以偿地考上本地最好的高中读书,虽然我的成绩刚好过录取线,但在父母和亲戚的眼中,我成了整个大家庭的英雄,我们这里有个说法,只要能考进这所重点中学,就等于一条腿跨进了大学的门槛。要知道,那时的大学生还是‘稀有动物’,家里能出一个本科生,是整个家族的荣耀。
仅仅上了一个学期的课,我的致命弱点便暴露无遗,语文一向都是我最差的科目,尤其是作文,我更是写得一塌糊涂,满分四十的作文,能拿到十五分就是我的幸运,我甚至还创下全年级作文仅得六分的记录,这样的记录并不光彩,不但在我心中刻下深深的耻辱,还让父亲被请到学校丢尽了颜面。
为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父亲不断地给我施加压力,还给我买来很多习作范本,填鸭似的让我背诵。我理解父亲的用心,但我在语言方面的天生愚钝却不是短期能改变的,成天读背那些优秀作文,让我脑海中充满着混乱排列的方块字。别看文章我背得烂熟,一轮到自己动笔,还是写得文理不通连贯不畅,作文甚至让我想到两个字:恐惧。
其实我很想为父母争光,啃下作文这块硬骨头,上其他课时,我悄悄拿着范本默读,脑海里构思着各种命题的文章,却不知这样的行为影响了我其他科目的学习,我的总体成绩慢慢下滑,从全班排名三十落到倒数第三的地步。
父亲的盛怒让我又悲又怕,悲的是自己不争气,怕的是一旦我高考落败,会让很多亲人失望。为了应付家里的压力,迫不得已的我只好采取作弊的手段,先四处打听作文测验的命题,然后把不同范文的段落拼凑了事。那一次,我的作文终于上了三十分,让父母笑开了花,我也为此大舒一口气。
没想到两天后,我被班主任叫进办公室单独问话,曹老师拿着我的试卷,慢悠悠地说,写好作文首先要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要有高尚的人格,抄袭别人的语句不可能代替自己的思想。原来老师早就知道我是抄袭了,我苦苦哀求她不要告诉父亲。曹老师认真地说,这次我给你三十分,不是纵容你,而是你段落的连接的确比以往做得好,希望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思维,我相信你肯定行。老师的宽容让我心中涌起阵阵暖流,她的鼓舞也激励了我,我暗暗记住了她的教诲。
那天上语文课时,天上飘起雨丝,曹老师望着窗外说,今天教《雨中登泰山》,我特意调换了两节课,大家一起去雨中爬山,感受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同学们欢呼起来,说实话,这么有特色的讲课方式,我还是头一回听说。
曹老师带我们走在湿滑的山路上,边走边引导我们观察周围的景物,有时还要求我们静下声来,聆听山林中的啾啾鸟鸣和风声簌簌。到了山腰歇息时,她指着被雾气笼罩的山脚说,大家仔细看看,现在的情形用什么句子形容最合适,等到一一点评同学的回答后,她又低头示意,视角还要根据文章变换,大家可以看看脚下,那些台阶上的青苔和小虫,都可以成为描写的对象,这样作文就丰富了。
登临山顶,广阔的视野让人心胸顿时开朗,曹老师站在我身边轻轻地说,这次的语文课是为你设计的,你看看远方,一览无遗的景象让你想到什么,未来的天地无比广阔,也是自己创造的,你现在遇到的困难和前程比起来,微不足道,打开你的胸襟,静下你的心,你就能写出好文章。
那次的特殊之旅留给我极深的印象,以后再看范文时,我学会了设身处地地感受,在脑海慢慢品味作者的用词和语句,这样的阅读对我帮助很大,我的作文水平在不断提高,而每当我有了新的进步,曹老师就会亲自写信给我的父母,让他们给我更多的勉励和信任,我终于克服了动笔就怕的毛病,作起文章也越来越有信心。
如今的我,大学毕业已好些年了,工作之余,还在刊物上发表一些文章,当别人称赞我的文笔时,我就会想起远方的曹老师,如果不是她的悉心教导,我怎么会有今天的生活呢?
早已退休的曹老师已回到上海,过着恬淡的晚年生活,那次和她通电话时,听说她有个心愿,想拍些故景作纪念,我想,我应该找个飘着小雨的日子,把山顶最美的风景拍下来,然后在照片的背面写上,送给我的老师,感激您的恩情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