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感性的、本能的情绪特别容易传染,而理智的、冷静的情绪在群体中起不到丝毫作用。
除了暗示,群体对一切明确的告诫置若罔闻。
群体中的个人行为表现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第一,是自我人格消失; 第二,是无意识人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是情感与思想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转向一个方向;第四,是暗示的观念具有即刻转化为行动的冲动。
决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的相关要素是原始人的热情和英雄主义。
群体是如此的摇摆不定,莫衷一是——这是因为刺激群体的因素多种多样,群体总是屈服于这些低层次的刺激,因此它们也就表现得冲动易变。
群体期待暗示,是因为他们需要暗示。于是,在暗示与相互传染的推动之下——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群体的期待意识,他们期待着发生点什么,无论是什么——一个人编造的奇迹,或者是一个人的幻觉,就立刻会被所有的人所接受。
另一方面,群体情绪的夸张也会受到另外一个事实的强化,那就是不论什么样的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就会通过心理暗示和传染过程来加速传播。无论这种感情是赞扬还是诋毁,它所造成的效果就会成倍加强。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已经有了答案。因为群体最热衷于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的感情所打动。
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并且容易夸张,容易陷入极端。正因为如此,想要某一种观念对群体产生有效的影响,它就必须披上形象化的外衣。 因为只有以这种形式,它们才能为群众所接受。
从这里可以看出,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因此不妨说,他们并不推理或只会错误地推理,也绝不会受到推理过程的影响。这样看起来,只要能够为群体提供这样的论证,那么也就等于操纵了群体。
第一:采取的形式必须是令人吃惊的鲜明形象。 第二,一定不要做任何多余的解释,只需要伴之以几个不同寻常或神奇的事实就足够了。 这些事实可以是一场伟大的胜利,也可以是某个大奇迹,或者是一桩惊人的罪恶,甚至是一条令人震惊的预言,一个恐怖的前景。无论是这些事实中的那一类,都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呈现在群体面前,关于它的来源,则丝毫没有必要透露给群众,以免引起额外的麻烦。
只要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我们已经知道,群体并不进行推理,它对观念只会全盘接受,或是完全拒绝。 我们还知道,对它产生影响的暗示,会彻底征服它的理解力,并且使它倾向于立刻变成行动。
我们看到了,对群体给予恰当的影响,它就会为自己所信奉的理想慷慨赴死。 我们还看到,群体只会产生狂热而极端的情绪,同情心很快就会变成崇拜,而一旦它们心生厌恶,也几乎立刻会变为仇恨。
第一:要对群体的想象力善加利用,为群体提供一个鲜明的形象,使之产生幻想。 第二:当群体开始沉湎于妄想中时,就要果断而大胆地对其进行洗脑,以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的方式来煽动群众的情绪。第三:当群众开始陷入狂热之后,则要以领导者的面目出现,为他们指出方向,用信念来激励他们,使得他们重新开始想入非非,并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正因为如此,面对今天群众可怕的抱负以及它所预示的破坏和骚乱,我们深感不安。要想看到平衡的恢复,除了依靠时间,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民众往往会把自己潜意识中的希望,寄托在几个似是而非的词语上。有的时候,那些最不明确的词语,引起的反响反而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