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断调包新闻,澎湃CEO邱兵的心是否依然澎湃如昨?

来源:二三娱乐

而在报道“淘宝大战工商总局”一事上,澎湃很可能也创下了一个“第一”,它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删帖手法,删除一篇文章时,不是将内容清除,让页面打不开,而是代之以其它内容,让人很难察觉出它删除过文章。

澎湃都删除了些什么文章呢?

Screen Shot on 2015-01-30 at 11_04_48.png Screen Shot on 2015-01-30 at 12_18_59.png

但如果你现在点开上面那个链接,打开的却是一篇“义乌小商品城谈假货:电商垄断让中国商品变得更低端”的文章,不过澎湃对于文章的评论并没有处理,所以翻看评论的话,会发现评论大多是针对原文作出的:

Screen Shot on 2015-01-29 at 16_30_22.png

从邱兵的两篇发刊词来看,他似乎不大愿意做假新闻,甚至以此为傲。也许这样不露痕迹地把文章掉包,不能算是做假新闻吧。

本来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哪知道,今天一不小心发现澎湃又将一条新闻调了包,这篇新闻是昨天的,标题为“工商总局网监司司长会议记录被爆料:每年罚淘宝几千次太正常”:

Screen Shot on 2015-01-30 at 11_31_01.png Screen Shot on 2015-01-30 at 12_10_04.png

这两篇文章的调包,手法都比较高明,文章的主题大致类似,使得文章下方的评论不致于离题太远。不过目睹了这样两个例子之后,我很想问一下澎湃CEO,哥们儿你这网站上还有没有真家伙了?还有哪些文章,其实是经你们调包过的作品?

确实,在中国做个网站不容易,有时候会被要求删帖,所以怀抱理想主义的新闻人往往有了“迫于压力删帖”的借口。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澎湃CEO,您的心是否依然澎湃如昨?


被澎湃调包的两篇文章的快照PDF版在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