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给0.88岁的侄子选的绘本

来源:二三娱乐

其实没有特别挑日子非得今天给小侄子买书,很早就想过了,恰好今天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第321个日子(1、2、3是不是像小孩子学走路的节奏啊,哈哈~~)打从他出生开始就在想作为姑姑的我要做点什么呢?

因为我比较喜欢看书,认可阅读是塑造人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爸爸妈妈不懂的,都能在刚好合适的书中找到最有趣的答案。

小侄子乐乐到今天还不够1岁,这一般被大家说成是0岁。可是他明明陪我们在一起这么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能说成是0岁呢,跟没长一样。所以我按一年365天计算了下(321/365≈0.88,哇,多好的数字呀^_^然后是0.89,、0.99、1...哈哈,想想就觉得好美好)

接下来就面临选书的难题了。这个年纪的小不点,除了基本的生理功能不断完善,智力发展方面应该算是还在萌芽吧,还不会文字语言表达,只会咿咿呀呀,哭,笑,招手(没错,乐乐已经会做“拜拜”和“恭喜发财”的手势了,视频聊天的时候都跟我做过了,虽然还不会叫我姑姑,好期待过年回家见他啊~~)于是,我把书的类型定位在儿童绘本,并且必须是纸质的,不能是电子版本。理由如下:

一、幼儿绘本的优点

第一、好绘本的主题单纯,但并不简单。

第二,好绘本的角色贴近儿童,容易产生认同感。

第三,好绘本的文图结合紧密,图画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负载着相当丰富的信息和功能。

第四,从绘本创作的态度来看,好绘本的内容设计要符合并反映孩子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要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第五,情节曲折有趣。“有趣”和“好玩”是很多孩子喜欢绘本的原因。

其实,我们应该放心的是,孩子不断接触好的作品,自然能培养出鉴赏好绘本的眼光。孩子天生就是专业的绘本鉴定家,孩子喜欢的绘本大多都是好绘本,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不信,你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留意一下。同时,好绘本是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是弥久弥香的。

二、挑选绘本

当当网、亚马逊

当当有个【当当童书榜】,仔细看了榜单前几名,书是好书:《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神奇的小车》、《学会管自己》等等。这些书建立在宝宝具备简单的语言功能的基础之上,所以不适合还不到1岁的侄子。扫了一圈下来,发现为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孩子挑到合适的书,真的是一件烧脑的事情,需要挑选者:

1、对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及其情况有比较明确深刻的认识。

乐乐现在正处于手段与目的分化协调期,9~11、12个月。这一时期又称图式之间协调期。婴儿动作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一些 动作格式(图式)被当作目的,另一些动作格式则被当做手段使用。如儿童拉成人的手,把手移向他自己够不着的玩具方向,或者要成人揭开盖着玩具的布。这表明儿童在作出这些动作之前已有取得物体(玩具)的意向。随着这类动作的增多,儿童运用各动作格式之间的配合更加灵活,并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遇到的新事物,就象以后能运用概念来了解事物一样,婴儿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来认识事物。表现出对新的环境的适应。儿童的行动开始符合智慧活动的要求。不过这阶段婴儿只会运用同化格式中已有的动作格式,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

然后,感知动作智慧时期,12~18个月。这一时期的婴儿,皮亚杰发现,能以一种试验的方式发现新方法达到目的。当儿童偶 然地发现某一感兴趣的动作结果时,他将不只是重复以往的动作,而是试图在重复中作出一些改变,通过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地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例如婴儿想得到放在床上枕头上的一个玩具,他伸出手去抓却够不着,想求助爸爸妈妈可又不在身边,他继续用手去抓,偶然地他抓住了枕头,拉枕头过程中带动了玩具,于是婴儿通过偶然地抓拉枕头得到了玩具。以后婴儿再看见放在枕头上的玩具,就会熟练地先拉枕头再取玩具。这是智慧动作的一大进步。但儿童不是自己想出这样的办法,他的发现是来源于偶然的动作中。

接着,智慧综合时期,18~24个月。这个时期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之外,还能开始"想出"新方法, 即在头脑中有"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例如把儿童玩的链条放在火柴盒内,如果盒子打开不大,链条能看得见却无法用手拿出,儿童于是便会把盒子翻来覆去看,或用手指伸进缝道去拿,如手指也伸不进去,这时他便会停止动作,眼睛看着盒子,嘴巴一张一合做了好几次这样的动作之后突然他用手拉开盒子口取得了链条。在这个动作中,儿童的一张一合的动作表明儿童在头脑里用内化了的动作模仿火柴盒被拉开的情形,只是他的表象能力还差,必须借助外部的动作来表示。这个拉开火柴盒的动作是儿童"想出来的"。当然儿童此前看过父母类似的动作,而正是这种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标志着儿童智力已从感知运动阶段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总结了一下,乐乐现在能用到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应该也有吧,这个就母乳解决啦~~至于嗅觉,这个嘛…“乐乐,这个花花香不香啊?” “额...”配图一群鄙视脸)

2. 好人品(自己体会~~)


于是,有了以下书单。

(一)《视觉刺激触摸绘本(全3册)

作者:(日)

入选理由:

①选绘本,我仿佛本能倾向于日本、法国作家,对他们的经典作品更是欲罢不能。

埃米尔·林,儿童插画师,出生在日本,曾在法国高等应用艺术学院(LISAA)求学,现定居巴黎。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儿童图书和杂志插画工作,喜欢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创作绘画作品。作品色彩对比鲜明,视觉冲击强。

②回归书的本质。

印刷:

印刷截图

这套书是纸板书,共3册,每本6个跨页。使用对比鲜明的色彩和植绒、烫金、烫银、光栅、击凸、击凹等印刷工艺带来视觉和触觉的刺激。

内容:

《蓝色的大海》深海里居住着无数神秘生物,跟着一条发光的小鱼在大海中遨游吧!满足宝宝的好奇心,激发想象力。

《黑色的夜晚》黑夜里隐藏着很多东西,不要害怕,轻轻地跟着小猫的脚步一起想象藏在黑暗中的事物...让宝宝轻松接受短暂睡眠分别。

《白色的雪地》跟随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雪地里穿行,数一数一头驯鹿、两只小熊以及无数片纷飞的雪花…帮助宝宝看世界,战胜未知恐惧。

读者评论:

好评喜欢色彩鲜艳,印刷特别可培养触感。差评强调内容只有7页。(这么小的孩子你要他看康熙字典全册好啊。于是,好评完胜。其实,也只是因为自己太想看看这个有触觉的书是什么样子的了)

(二)《小不点的触摸书(全4册)》

作者:著,(西)绘

入选理由:

①印刷:

印刷截图

仿真材料,让宝宝真实触摸各种物体;

厚纸板 撕不烂, 圆角 不伤手 ;

安全材料, 无毒无味; 

色彩鲜艳丰富;中英双语。

②内容

《动物》:小狗毛绒绒的肚皮,小猫身上软乎乎的毛,乌龟硬硬的甲壳,蝴蝶闪着磷光的翅膀……

《颜色》:红色的苹果和太阳,黄色的月亮和香蕉,蓝色的汽车和海豚……五颜六色的世界

《数字》:一头大象、两只小羊、三只小鸭、四条小鱼……哇,这样学数字

《宝宝用品》:这不就是我天天喝的奶瓶吗,还有围嘴和我的床,怪不得这么眼熟呢。这个皮球好好玩,妈妈,给我也买一个好吗?嘿嘿,我最爱妈妈啦!

目前印刷特点发挥作用应该比较大。内容等再长大一点点就用得上了。哪怕现在把书拿来玩儿,也好啊,世界就是这么花花绿绿的呢,多美啊~~天天看见美的东西,心也会跟着变美吧。

(三)《蹦》、《哇!》、《谁的声音?》

作者:(日)

《蹦!》是卢湾早教指导服务中心的老师在第一次和宝宝沟通时常用的小法宝。老师们发现“Beng”是一个可以吸引宝宝的“奇特”语音。只要拿出这本书,用手指着画面。轻轻地、带点跳跃感地说‘Beng!”,总能让宝宝很快安静下来。原因其实很简单:开始学说话的宝宝,喜欢重复地听到自己常发的那类语音,而书从头到尾不断地重复“Beng”这个音,因为顺应了宝宝的这方面需要而带给宝宝很大的愉悦感。

作者:(日)

这是畅销低幼绘本《蹦!》的姊妹篇。由日本科学绘本大师松冈达英先生创作。本书色彩明快,情节生动有趣。独特、小巧的翻页式设计,仿佛一张张活动的动物图卡,便于宝宝阅读。在翻页阅读的过程中,各种动物依次跳动起来,极富有节奏的变化感。书中依次重复“哇”这个音节,能够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同时,稳定中穿插的小变化能够带来宝宝微妙的情绪变化,促进宝宝情绪的萌芽、丰富和细化。小动物形象生动,情节简单有趣,不仅适用于培养小婴儿的智力发展,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也能在简单的情节中获得乐趣,十分适合亲子阅读和在小型故事会中使用。

作者:(日)

这是一本低幼、认知绘本。形声词依次发出动物的叫声,让孩子学会动物的叫声,记住动物的形象。“谁的声音”反复出现,在重复中让孩子感受到韵律、愉悦与安心。

故事的高潮是所有动物一起发出各自的叫声,结果是“太吵了”,谁的声音也听不清楚了,堪称“幼幼版的罗伯特议事规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倾听与表达同样重要。

一套真正可以用来玩儿的书。

(四)《猜猜我是谁系列套装(全4册)

作者:(美)

入选理由:

8大功能:

1.认识动物。书中的动物形象逼真,色彩丰富,如果去动物园时,拿着书去对照一下,是不是会让宝宝的印象更深刻呢?

2.练习说话。除了学习简单的英文单词,还可以教宝宝学习各种动物的叫声,文字生动而富有节奏感。

3.玩具功能。在家长忙碌的时候,宝宝自己也可以边看书边游戏,可以和书里面的动物玩藏猫猫游戏。

4.亲子共读。对于没多少时间、没耐心看比较长的故事书的家长而言,这种书简直是量身定制!

5.照镜子。每本书都有一面小镜子,宝宝猜着猜着就出现了自己,这个设计真是绝妙又让人惊喜!

6.训练想象力。洞洞设计的恰到好处,既能看到下一页动物的特征,又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7.完美掌控。书籍比较小巧,正适合0-3岁的宝宝手掌大小,宝宝自己翻阅起来游刃有余。

8.经久耐用。纸质的图书很容易被宝宝破坏,而这套纸板书咬不坏、撕不烂,是在印刷原版的工厂定制的。

美国家长的五星级好评:

这是一本堪称伟大的婴儿书。我女儿喜欢翻它,尤其喜欢最后在镜子里看到自己。——Wolf_Thunderton


如果以上是可以拿来玩儿的书,那么接下来的就是培养习惯和认知的了。好习惯要从娃娃抓起。也快派上用场了。

(五)《0-4岁幼儿认知小百科(全3册)》

作者:(日)

入选理由:

①内容(由易到难)

《0~4岁幼儿认知小百科. 1》 适合刚刚开始学习说话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孩子,内容涵盖动物、水果、蔬菜、交通工具、汽车、昆虫、植物、身体、颜色、数字等十个品类。

《0~4岁幼儿认知小百科. 2 》以场景来分类,将孩子们带到街道、商店、餐厅、超市、医院、车站、海边、节日、幼儿园等地点,教孩子们认识这些特殊地点的专有事物。

《0~4岁幼儿认知小百科. 3》 这套书中的进阶篇,带给那些想认识更多东西的孩子们。认知的事物包括食物、家庭、天空、鸟、玩具、乐器、服装、家居用品、城市设施。

阅读方式

如何让孩子更高效的使用这套书呢?

首先,观察封面。每本书的封面都标有这本书中所收录的9至10个认知类别,给孩子读一读,问问孩子想先读哪一种?

第二,利用这套书独有的标签栏。将孩子选中想要先读的那个部分找出来,标签栏有插图和文字两个部分,孩子也可以通过插图自己把喜欢的类别筛选出来。

第三,幼儿简笔画风格的插画,可以让孩子在认知之余,照书学画。

第四,英文部分不要忽略,这套小百科也可以当做字典来查阅哦!

(六)《小熊宝宝绘本(全15册)》

作者:(日)

随着乐乐慢慢长大,是该学习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刷牙、穿衣、问好、交友了……

入选理由:

①内容

绘本《尿床了》、《谁哭了》、《洗澡》、《睡觉》,细心地捕捉了宝宝成长中的小小烦恼,有泪水、也有欢笑。宝宝每天都在说“我长大了,妈妈您看到了吗?

要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所有这些可不简单,都是这个年龄宝宝的必修课。看了《吃午饭》、《拉巴巴》、《我会穿短裤了》、《刷牙》、《收起来》,这些功课突然变得不那么困难了。

掌握了基本的行走和语言能力,充满好奇的宝宝,已经按捺不住对外部世界的跃跃欲试了。绘本《你好》、《好朋友》、《过生日》、《大声回答“唉”》、《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真实地再现了宝宝最初社会交往中出现的胆怯、害羞、犹豫、彷徨。要克服儿童的自我中心,并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最后不要漏了《散步》这本书,因为宝宝在说:“我长大了,但我还是很想很想跟妈妈在一起!”

②画风

绘本截图

这种暖暖的画风真是大爱啊,不光是小孩子可以看,爸爸妈妈也会很喜欢吧。这可能与作者佐佐木洋子本身就是两个小孩子的妈妈有关~~母爱的光芒


书单就是以上这些了。接下来,我想说点关于选书过程中想过的问题。

1.给儿童选书,基于其生理成长阶段及认知发展程度,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要有针对性地认真选择,所谓的排名榜可以看看,但不能是排名靠前的就好,记住:要有针对性。这方面,我也要想办法加强自身的修炼,增强自身对儿童发展的了解,也增强对书的了解。方式是通过多读书,多观察。

2.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0-3对的孩子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段时间,家庭几乎是孩子教育唯一的来源,所以营造学习的、阳光的家庭氛围至关重要。如果家长喜欢随时玩手机,那么小孩很有可能从手段与目的分化协调期(9-11、12个月)就要开始学着去抢你的手机了。要教育好孩子,家长必须提升自己的修养才好啊,比如家长也爱学习。

3.接下来,会关注音乐和运动等方面的发展。不是为了把乐乐培养成特长生,而是要给他提供足够多的选择,然后他才有可能从这些选择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如果他不认识钢琴,自然不会对钢琴感兴趣。

4.多赚钱多赚钱多赚钱啊~~

结束啦,日子就是要这样做有意义的事情。被自己的诚意感动了~~多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