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167个字,建议阅读2分钟!
01、
公司的同事红着双眼,呵欠连天的跟我说她家隔壁的租户:
昨天晚上,凌晨一点多,我隔壁的一个四五小男孩突然哭喊着“我要妈妈”“我害怕”,家里竟然没有大人!
同事被吵醒了,实在听不下去了,去敲门想安慰一下孩子。
可小男孩拒绝开门,这样断断续续哭了两个小时左右。直到早上七点,才听见那个妈妈回来的声响,以及她用一贯的大嗓门责骂孩子胆小的声音。
同事说:这女人没有工作,平日里混迹于棋牌室,经常把小孩独自放在家里,去通宵打麻将了!
隔壁那是一对二十多岁的夫妇,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
年轻妈妈几乎都没有开心过,每天几乎都会扯着嗓门训斥孩子,要不就大声抱怨老公没本事,是个窝囊废。
而男人经常上夜班,看起来老实巴交,很少听见他在家里发声。
作为母亲,连“不能让孩子独自在家”的责任心和常识都没有!大家伙儿深深地为她家的孩子担忧。
事实上,这个上中班的小男孩并不受同伴和老师的欢迎:脏话连篇、不合群、动不动就打人、抢同学的东西……
一个心态不好、又不爱学习、缺乏责任感、终日负能量满满的妈妈,给不了孩子家庭的温暖,更给不了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爱。
02
听完同事的吐槽,我不禁想起一个相反的例子来。
那次,我带孩子在游乐场玩,目睹了一个4岁左右的小男孩跟妈妈发脾气的全过程。
一般的家长,看到孩子当众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多半会觉得尴尬,要么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么会试图拎起来孩子拖回家,甚至当众一顿拳打脚踢。
而这位母亲并不这样。
她先是蹲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满地打滚的儿子。等孩子稍微平静点了,她轻声地说:“沙坑真的很有趣啊!你还想玩。可是妈妈却说该回家了,你就生气了,你为什么生气啊?”
这时小男孩委屈的,点点头说:“我还想玩啊”。边擦眼泪边委屈地看着妈妈。
“可是妈妈真的有事,必须回家啊。下次有空妈妈还带你来。下次我们早点来,争取抢到全套的挖沙工具好不好?”这位年轻的妈妈高兴的说。
小男孩闻言两眼放光:“小桶子、铲子、耙子、运沙车、沙堡模型都要!”
“那咱们下次可要抓紧时间出门,不能磨蹭喽!”
“好!”
前后不过三分钟,一场“母子大战”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
我很好奇,便厚着脸皮追上这对母子,问道:“这位妈妈,我看您很会安抚小孩子,您是做幼儿教育的吗?”
那位妈妈愣了一下,微笑着说:“不是的,我是公司做业务的。是在海青法则里面看到的,我就直接偷懒搬过来了!”
这哪是“偷懒”,这分明是智慧的学习!
原来,真正好的业务员,是一个学习型的人才,这种理念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03
现在的年轻父母往往过于焦虑,每天忙碌的工作。过于关注孩子一时的表现,却忽视了家庭教育和自身的学习。我们应该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教给孩子作为人的各种优秀品质。
一个家庭,可以清贫,可以富贵,但只要有一位正直善良、懂得尊重孩子,善于学习的母亲,就能给孩子提供向上的动力,就是孩子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