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政治秩序的起源》之一: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二三娱乐
《政治秩序的起源》之一: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提起弗朗西斯福山,人们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1992年出版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这本书中提出的“历史终结论”想必直到今天仍然振聋发聩。福山在书中提出,自由民主制代表了人类政治文明最后的形态,而自由民主制下的布尔乔亚则代表了“最后的人”。时隔20年,《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重磅问世,两者对比阅读,你会遇见一个不一样的福山。

本书分五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政治秩序的起源和发展。我们来逐一解读。今天,就说说第一部分: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1. 国家形成之前的世界。

任何政治秩序的起源,都离不开人类的发展。在“秩序”形成之前,人类的“自然状态”又是什么样呢?

对人类的“自然状态”这个命题,西方哲学家一直分为两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天生是政治的,其自然天赋使之在社会中兴旺发达。而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和让-雅克·卢梭则主张人类天生不是社会性的,社会只是一种手段,使人类得以实现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得到的东西。但事实上,人类历史上逐渐得到发展的是个人主义,而不是社会性。

现代生物学还原的自然状态是这样的: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从没经历过隔离时期;人类的灵长目先驱早已掌握广泛的社会和政治技巧;促进社会合作的功能是人脑与生俱来的。人类并不是因为自觉且理性的决定而进入社会和政治生活。公共组织在他们中间自然形成,只是不同的环境、思想和文化,塑造出了各自独特的合作方式。这些自然特征是社会组织日益复杂的基础。其表现形式如下:

人类倾向于照顾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和互换恩惠的朋友。亲戚选择,互惠利他是人类交际性的预设模式。

人类享有抽象和理论的能力,又偏爱在无形或非凡的力量中寻找因果关系。这形成了宗教信仰的基础,而宗教又是凝聚社会的重要源泉。

人类倾向于遵循规范,以情感为基础,而不是理性。

人类渴望获得他人的主观承认,或对自己的价值,或对自己的上帝、法律、习俗、生活方式。

生物学为我们提供了政治发展的构件。横跨不同社会的人性是基本不变的。分隔甚远的社会,对政治秩序问题却提出异常相似的解决方案。比如,中国、中东、欧洲和印度的农业社会都发展成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以及官僚化政府。甚少文化沟通的社会,却发展出相似的制度。比如中国、欧洲、南亚等地所建立的盐业专卖。不同社会经不同路径而走到一起,这一重聚,提示了人类群体在生物学上相似性。

2. 国家形成之前的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的演进,从技术角度,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如果按生产方式,则可分为狩猎采集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如果按社会或政治组织的形式来划分,则分为族团、部落、酋帮和国家。族团和部落中,社会组织以亲戚关系为基础,成员之间相对平等。相比之下,酋帮和国家等级分明,不以亲戚关系而以领土为基础来行使权力。

那么,从族团到部落,再到酋帮以至国家,是如何演进的呢?

族团以家庭和血亲为纽带,在狩猎采集时代就已经形成。这样的社会,至今尚存于世。如爱斯基摩人、卡拉哈里沙漠的布须曼人和澳洲土著。族团社会中,没有私有财产,所有的生产资料和财产归整个族团所有。族团内的社会高度平等,主要差别只在年龄和性别。领袖没有特权,也不世袭,完全是群体共识的体现。没有强制力量,也没有法律。

部落的兴起,大约在九千年前农业革命之后的定居社会出现后。粮食增产促使人口密度变大,使得族团向部落过渡。不过,部落也只是更大规模的族团。整个部落可能会由几个分支组成,但是所有分支都共有一个老祖宗。最早期的宗教便是祖先崇拜。第一个以祖先崇拜来动员大量亲戚的社会,享有对敌人的巨大优势。这种优势,一经发明,就会刺激其他部落来模仿。部落社会中,财产大部分时候归集体所有。个人可以拥有地产,不过受到严重限制,因为人们有对亲戚义务,不管是活着的,死了的,还是尚未出生的。酋长是软弱的中央权威,对部落成员没有强制权力。法律尚未形成,部落中的正义要靠谈判来主持。谈判解决不了的,便诉诸武力。

于是,便有了国家的雏形。

3. 国家的形成

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国家形成的真正原因是暴力,或暴力的威胁。人类社会实际上一直参与暴力,尤其是在部落层次。一个部落战胜另外一个部落,就可能出现等级和国家。为了在政治上控制战败部落,战胜者建立了集中的强迫机构,渐渐演变成原生国家。

当然,关于国家形成的因素,还有众多其他的理论。比如,前文提到的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人主张的社会契约论,比如水利工程论、密集人口论、地理界限和环境因素论,甚至魅力型权威论。找到这样的理论并不见得有多重要,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是原生形成,而是竞争形成的。

最早开始国家建构的是中国。查尔斯·蒂利所说的“战争制造国家”,中国是最早最经典的例证。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百年征战给当时的各地君主带去了国家建构压力。唯有那些能够最大程度军事动员、控制和管理生产以及汲取社会资源的政权才能够成就霸业。于是,集权最成功的秦国脱颖而出,并在征服其他国家后将这一成功模式推广到整个中国。

但是,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回答:

为什么某些地区,尽管经历长期战争,却一直没能发展国家制度(美拉尼西亚)?

为什么在另外地区,战争反而削弱了国家制度(拉丁美洲)?

为什么某些地区,其冲突水平低于其他地区(印度和中国相比)?

我们需要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寻找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