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终战诏书》中的不思悔改

来源:二三娱乐

《终战诏书》,亦称《停战诏书》。是指日本昭和天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签署表示接受美、英、中、苏四国在波茨坦会议上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同意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一直以来,都没有看过日本的《终战诏书》的具体内容。总是以为书中有“无条件投降”的内容。然而近日细细读过才知道全文不见“战败”、“投降”的字眼,只有接受联合公告一句。

其书内容: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 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乎! 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以为万世之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不知道大家看过以后有什么感觉。不过对于日本国民这封诏书是为了安抚。但是对于受日本侵略的国民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其中将对我们的侵略,美化成“非朕之志”,且用了一句带过。而对与盟军的战争却以大量篇幅来掩饰,并狡辩成“受害”。君不见,宣战英美二国是为了帝国自存与东亚安宁,却忘记了自己战争的野心是为了全面占领朝鲜半岛甚至全中国。君不见,战争后期战局变差之后,却用“频杀无辜”的字眼,却忘记了战争是自己挑起,连续失败后还组织未成年人,组成“神风敢死队”,采用自杀性袭击的方法攻击盟军战舰,其疯狂的本性难移掩饰。而且最后投降也是因为生死存亡,还美化成保存人类之文明。

全文不见日本人的道歉、忏悔,而且还有一种休养生息,来日再战的决心。这也是战后大半个世纪,日本政府一直在战争问题上拒绝悔改认罪、还妄图通过修改教科书来愚弄日本国民的根本所在。

然而对于日本的所作所为,我们除了谴责之外还能做什么呢?抵制日货,国货却不自强。有的人还去日本大肆扫货,有买光日本的架势。中国有句古话“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虽然不强制你抵制日货,但要时刻谨记你所买的一件日货,未来就有可能成为打向你的子弹。不强求你抵制日货,但在有相当的选择下还是不要选择日货。但更希望“国货当自强”,能让我门有更好的选择。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避免再次被侵略,只能是我们自身更加强大。当自己强大到让别人掩饰的时候,才能让我们更加安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