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时事热闻征文|关上栅门成一统,管它东西南北风

来源:二三娱乐
trump-1.jpg

我们单位的员工休息室,午餐时间气氛一向很轻松自由的。
但是昨天中午我感觉到了小小的紧张气息。
昨天,11月9日,美国大选日。
两个同事在讨论美国总统竞选,其实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挺希拉里。
一个说今天早上4岁的米拉看着电视竟然对妈妈说,“川普是个脑残的畜生。”
另一个同事说,“是啊,童言无忌,小孩子也不喜欢他。”
我当时不知道怎么了,竟然插话说,“川普也可能会赢。”
两个同事以异样的眼光看了看我,一个低了声音说,“美国那么多人支持她。”
另一个说,“是啊,奥巴马,米歇尔都是她的拥泵。”
然后就冷场了。
我后悔自己多嘴。
几个月来脸书上的和身边的同事朋友一边倒地支持希拉里,也有一两个人弱弱地挺川普,但很快就被淹没在口水大军里。
所以我一直很识趣地没有表示自己对于大洋那边的的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立场。
这次一定是因为大选在即,兴奋过头,我没有及时按捺住自己。
只能盼着快些到点下班了。

下班回家还没进门,高先生就迎出来,兴奋地说,“川普正在赢!”
真的?!
其实虽然我心里盼着川普赢,但理智上却认为希拉里会赢。
像我们这样远在另一个国家,认识美国大选候选人自然主要来自他/她的媒体形象。
媒体上的川普,很像一个口无遮拦的西装跳梁小丑;希拉里则任何时候都高端大气上档次。
我的心理有点像韩剧《请回答1988》18集之前的感觉:希望阿泽是老公,又觉得编剧早已内定了金正焕。
所以听到川普真的在赢,实在是意外之喜!

晚上,我家灯火通明,客厅里的电视节目换成了美国大选实时专题,高先生兴奋地时时向我汇报川普领先希拉里的票数,一家人饭桌上嬉笑怒骂。
高先生对希拉里从来不感冒,这一年来每次电视里有希拉里,他就要说:“她太假了!”
儿子说,“我有个问题问问你,trumpet (冰淇淋),去掉了后面的et是什么? ” 然后来不及等我回答,就说,“trump,川普,get it?” 赫赫,好好笑哦。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的女儿,也开心地问东问西,想知道美国这次大选怎么会有这么多话题。
我坚持“家人面前不装逼”的一贯原则, 说,“我的观点非常自私,我希望川普赢,然后世界会有一些变化。不管好变化坏变化,变化总比一成不变好玩儿。”
。。。。。。
几个小时后,川普赢了大选。
高先生去买了川普(trumpet) 和啤酒,一家人胡吃海喝庆祝遥远的美国新一任总统诞生。

此景此情,令我想起了小时候父亲讲过的关于赵先生,关于关栅门的往事。

小时候我家在农村,父亲是普普通通有点小聪明但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学问最高的朋友是村小学的前校长赵先生。
赵先生其实很久不当校长了,因为他15岁的时候家里给他买了童养媳,他出去读书回来就非不要人家,自己相中了一个媳妇结了婚,恩爱地不得了。可惜这媳妇生了女儿不久就去世了,赵先生却再没有娶亲,守着唯一的女儿过日子。
扯这个是因为这个童养媳,成了赵先生的黑历史,文革期间村里缺批斗对象,赵先生回回上台,不但校长的职位被撤了,也没有一个人敢公开跟他来往。
父亲说,每次他白天被批斗了,晚上都要来我家找我父亲絮叨絮叨。来的时候都是等天黑透了才悄悄摸过来,到我家屋外先听一会儿,确认屋里没外人才进来。
农村的穷人家都没有大门,我家里只有一个荆棘扎的栅门。这栅门白天黑夜不关,只有在家里人都出门了才关上,防止邻居的猪啊羊啊闯进来。但是每当赵先生来家里,父亲一定要关上栅门。
父亲跟赵先生,就这样在赵先生挨了批斗的夜里,对坐喝点小酒,一边剥着带壳的花生,一边时断时续地絮叨。
管他外面是什么风向,管他外人是什么看法,关上栅门,咂摸自己的喜怒哀乐,尽享心底的醇厚绵长。

现在我在奥克兰的家里,一家人吃着冰淇淋,喝着啤酒,尽情地高谈阔论,享受此刻也许肤浅却真实的快乐。
不就像是我父亲和赵先生关上栅门享受自己真实的兄弟情谊么。

媒体还在唏嘘,名流还在抗议,大佬给股市上了点颜色,脸书上的美国朋友嚷嚷着移民。。。。。。
这又有什么关系?关上门,我自己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快乐,才与我有关。
我想,川普的大多数支持者,那些住在小城市或者农村的普通美国平民,也是这么想的吧?


我的名字叫艾林,我住的这条街叫漆树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