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汽车之父,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打拼到亿万富翁的传奇经历!

来源:二三娱乐

李书福,出生贫苦,却敢闯敢拼。拿着父亲给的120元,到处给人照相,几个月后挣得1000元,那年他19岁,才刚刚高中毕业。

李书福 李书福

一路走来的利益,让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欲望,不断的进攻其他行业,直到栽在了房地产上,才幡然醒悟。92年,在海南把几千万赔的血本无归,最大的教训是:我只能干实业!

李书福

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的种子,李书福心中也一直有一个造车的梦想。但当时的就连造摩托车也要有个许可证,造车的梦想好远。不得已之下,找了一个国有摩托车厂合作,生产摩托车也是做得风生水起,不但占据国内的市场,还远销国外。

有些事注定不会停息,就像他的造车梦一样,生产摩托车绝不是他的终点。

李书福

1996年,李书福把刚毕业的安聪慧叫到身边,让他替自己在临海的地方选一个造车的厂址。一年后,吉利正式宣布投资5亿元,进军汽车业。可是在一个国企垄断的环境中想突围,那有那么容易啊!这是无数入民营企业的禁区,承受着很多人的嘲笑和斥责。到处求人,就差下跪了,只是为了造车。或许就是这样的坚韧与拼搏,让李书福将挫折化作动力,带领着吉利集团创造出了业内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李书福

四处碰壁中,李书福走着曲线救国的路子,生产两厢微型客车,那几年吉利只能打政策擦边球,也就是说吉利是个黑户口,谁也不敢靠近。可是真的就此屈服嘛?不,他四处奔走,持续着攻克着他眼前一个又一个的阻碍,不断地在媒体和公众视野,为私营企业摇旗呐喊:请给民营企业一次尝试的机会,一次失败的机会!

有些梦想谁都不愿辜负,2002年11月初,吉利终于如愿拿到了轿车的许可证。

李书福

虽然有了许可证,但是基础差,起步晚,再加上以前国产车的诟病,人们都是一种怀疑的目光。但是面前最关键的还是技术难题。2000年,国家投资8亿元,来研发自动变速箱,最后钱花完了,还是研发失败。李书福接过这个摊子,继续挺进。2005年,三速自动变速箱研发成功,装在了新车自由舰上。技术的不断突破,给了吉利很多信心。2008年,吉利在全球率先推出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BMBS),引起世界汽车技术的一场飓风,为中国汽车业赢得了荣誉。

吉利最耀眼的时刻是2010年。

李书福

2010年3月28日21点,吉利在瑞典哥德堡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豪车品牌的人,一举改写了历史。为了收购沃尔沃,李书福负债额超过100亿元。这根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收购,却成就了吉利更高的辉煌。一直被业内比肩2004年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一举奠定了集团在PC界的地位,成为中国企业最成功的海外并购。

李书福

成功收购之后,,沃尔沃一路高歌猛进。2016年度,沃尔沃全球销量达53.4万辆,创历史新高;营业额1424.7亿元人民币,利润87亿元人民币,集团市值也顺利突破千亿大关。

在一次次搏击之后,他也功成名就,落花也有归处,一度成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上客人,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排行榜的名人。但是更值得铭记的是他在汽车史上做出的努力,一段段、一排排都将刻在那份岁月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