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绿日环境教你三分钟看懂垃圾渗滤液处理

来源:二三娱乐

一、垃圾渗滤液是怎么来的?

  躺在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的垃圾,会通过自身氧化 发酵产生各种毒素,比如,很多的金属,很多的BOD5和COD,很多的氨氮等等,然后再以水为载体将这些毒素扩散到,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和土地里。

作为载体的水通常有4种来源:

  1、垃圾本身就有的水;

  2、垃圾发生生化反应产生的水;

  3、地下潜水的反渗;

  4、大气降水(占大部分)

  经过岁月的变迁,垃圾产生的毒素越来越多,渗滤液毒素不断增强(水质恶化),这对地下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渗滤液由于成分复杂且毒性强,也就成了无废水领域最难处理,成本最高的种类。

二 、垃圾渗沌液有啥特点

  无论是垃圾填埋场还是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特点是:水量水质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大,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 ( BOD 、 COD 、氨氮、金属离子),可生化性差。时间在5年以下的渗滤液, pH值较低,BODS和COD浓度较高,各类金属离子的浓度也较高,但可生化性尚好。

  时间在5年以上的渗滤液,pH值高,BODS和COD浓度有所下降,可生化性差,氨氮含量很高,金属离子的浓度下降,如图:

三、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预处理+生化+深度处理”是目前的主流工艺。

1、预处理

  解决氨氮、无机物,提高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为生化处理打下基础。

2、生化处理

  去除溶解性有机物、氨氮。

3、深度处理

  进一步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悬浮物、氨氮等。

①MBR系统的设计计算

  应该采用COD进行计算,因为垃圾渗滤液的COD浓度,远远高于BD浓度,二者的比值COD/BOD>2.2,以COD计算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②生化处理系统路线设计

  考虑到检修维护的同时,还要保证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可以采取不同的路线设计。

  Q≤200m3/d时,采用一条线;Q<400m3/d时,优先采用二条线;Q≥400m3/d时,采用二条线。

 ③依据排放标淮来设计脱氨系统

  若进水氨氨浓度较低,或渗滤液处理出水对总氮无要求时,采用单级生物脱氨;若进水氨氨浓度较高,或出水对总氨有严格要求时,采用二级生物脱氮。

④MBR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要选择合理,水温、泥龄、污泥浓度,剩余污泥产率及单位耗氧量等。

  混合液回流比对氮的去除率很重要,根据实际程设计经验,很多出水总氮超标都是,由于混合液回流比设计问题,反硝化率和回流比之间的关系↓

  反硝化率fde计算↓

⑤外加碳源的选择和投加位置

  外加碳源的选择和投加位置,关系到系统的处理效果和成本,投加位置要根据碳源缺乏程度而定,渗滤液原液碳源极度缺失的情况下,在缺氧池和后置反硝化池都投加外部碳源,碳源不是很缺乏时,宜在后置反硝化池内投入外部碳源,可以节省投加量降低运行成本,还要注意的是,投加的外部碳源中不要有氮。

 四、垃圾渗滤液处理产生的问题

  第一,生浓缩液

  垃圾渗滤液处理后,会产生浓缩液,浓缩液怎么处理呢?

①回灌填埋场

②蒸发处理

  可选择适当的蒸发形式,对浓缩液进行处理,但是蒸发处理后,含较高浓度氨氨的清液,不能采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处理。

  第二,处理成本高

  根据目前国内部分项目的实际情况,一般每吨处理婁用在150元~200元。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完善,未来这条路还是道阻且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