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位大学新生对大学的改观

来源:二三娱乐

      来到大学也有20天了,记得小时候无限憧憬的大学,那自由独立的氛围令我向往,现在真的到了大学,发现和小时候感觉有些不一样了,有种失落。                                                   蔡元培曾经这样表达过自己对大学的看法:大学以研究学问为第一要义,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场所,更不是养成资格,贩卖毕业文凭的地方,都要摒弃‘做官发财'思想,教育知道社会而非随逐社会也,教育是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                                 毛泽东没有读过大学,却以“求知”为目标不断为自己充电,成为响彻全球的军事家,管理者。                                                                       反观现在,大学成了找工作的跳板,上个大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这种理念深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同,成为学生上大学的目标。我当初报志愿时也被洗脑了,我不知道我到底喜欢什么,就为了找个挣钱的工作,报了一系列金融的专业。可是,为什么会是这样啊?大学不是不应该这么功利嘛。经常会有同学问老师“什么专业好”,可是该如何界定“好”这个字呢,是轻轻松松学完四年又能找个轻轻松松赚钱的工作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抱歉,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吧,因为在这个世上没有人会不经过长久坚持的努力就取得成功。

       最近看过一句话:当你把自己的兴趣做到极致,成功只是你的附属品。记住,成功只是附属品而已,而不是做一件事情的目标。敢问有多少大学生现在正认认真真的做学问,做研究,在自己的专业里乐此不疲?

        考研不也是这样吗,为了有一个台阶方便找工作,好像镀金一样拼命去考研究生,而谁又能真正明白“研究”二字的含义,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之处就在于他们更加对本专业了解的更精深,成为社会上的专、精、尖。单纯只为了增加学历,增加找到工作的概率,去读研,意义何在?就好像当医生的初衷就是医者仁心,悬壶济世,而不是为了方便看病,走后门,高福利,高待遇。

        肯定会有人说,没错我就是这样,我现实啊,整个家族就等着我给带来希望呢,我就想找到赚钱的工作呀,我就这么势利。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拉杜也是这样想的,学习是为了改变命运,给老爸治病,给姐姐买嫁妆。可是经过兰彻的规劝后,他渐渐明白了,“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到极致,成功只是附属品”,学习,求知根本不需要多大的压力。兰彻每次考试都考年纪第一,他说:“因为我热爱工程学”。我只想通过上面的例子来说成功真的只是附属品,为了成功而去上大学,读书,到最后找工作时你也竞争不过那些对学习有着虔诚热爱,有着求知精神探索本专业知识的人。

         不过还是有明白人在。一位学姐苦笑着对学妹说:“以后研究生就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了,你还要考研吗”,学妹开心的回答:“那太好了,我就可以多研究一年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愿大学成为探求知识,提升人格,树立精神的乐园,而不是向社会输送劳动力的传送带。

      学习就是完善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的找上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