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深度讲解:和田玉的盘变

来源:二三娱乐

盘玉,是认识学习和田玉的开始,也是真正领会与感悟和田玉具有生命的体验!玩玉盘变才是玩者的真实内涵。不过如何盘玉,盘玩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是玩家常会遇到的问题,和田玉的盘玩也有很多方法,有大家熟悉的,也有大家不熟悉的,本文我们就来详细说说盘玉的那些讲究及方法。(长文慎点~)

盘玉出现于什么时代?见于典籍的应是清代,而唐诗中:“试玉要待三满日,辩材须看七年期。”古人还有佳句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细细想来,似乎与盘玉不无关系。其实盘玉,应该从古时雕刻工匠就该为盘玉。更远说来,石器时代,当人类有了审美的思维把彩石当做饰品的时候,就有了盘玉的可能。

玉的盘变

一块和田玉,在手里把玩一段时间后,会有润度与油脂感加强现象。那么是什么给予了和田玉的人为变化?

玉的盘出究竟是什么道理呢?首先要肯定一点,就是玉确实能够盘出或盘出后确实能使玉的色泽、润度得到改善。在许多专著中有多项介绍,但专著中均未从化学物理、矿物转化、有机物参与、物质转化角度论述,所以盘玉机理并没现成资料可查。

不过同文玩差不多,盘玉就是温度的变化引发矿物晶体分子的运动以及体内湿润水分跟油脂的渗透。温度没问题,那就是体油了,怎么解析体油?其实就是我们身体油,俗称就是油灰,在盘的过程,体温是给予和田玉温度的变化,从而激起玉分子的活性,侵入了人体的油脂,从而造就了和田玉的盘变温润油性更强。(虽然网络有说因水分子、油分子都大于和田玉分子而人的汗液与油不能进入和田玉,这个问题没去做详细的探讨与资料查阅,但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那就是和田玉有它的吸收外来元素的性能。)

“玉变”是什么原因?又是需要什么条件而变化的?我们或许可以从物质的扩散与分子的运动以及晶体结构的发育跟温度的关系来解译玉的盘变。手或皮肤与玉摩擦,和田玉接受到人体的热量而激活玉质的分子的活性,同时也是玉石接受到不同温度的热胀冷缩变化,这也是热涨冷缩分子间隙变化现象。

越是好玉越深藏不露,玉质的变化是由内向外的,你会发现“润度”是变化最大最快的,虽然出油还不是非常快(这里说的出油并不是真的有了油的再生,而是增强了感官对和田玉内部光线的折射强度与通透度,让我们认为有了油的增加与再生,从化学分子结构来看,和田玉石不含有油脂的。),不过愈来愈通透,可发现密密麻麻肉质,灵气十足,白度增大。二到三年玉发生了传奇的变化;这时玉的本质完全绽放,玉性稳定、透发出温润光泽。由于完全打通了“玉脉”这时不盘出油,温润绵醇,白度名至实归,一目了然。特别是肉质清晰可鉴;毛孔、钉子等清清楚楚,这在当年是根本看不到的。

当然了,这个变化并不是所有不同品质的和田玉都有如此明显变化的。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盘玉的过程有着不同的变化,其原因很多,盘玉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玉石自身的材质,其实就是玉石生成的过程矿物玉化的程度跟玉石生成所含杂质的多少,以及,玉石微晶颗粒的大小组成排列关系。这种变化必须是上等级别的和田玉,还需要跟玉有缘的人才能有着非常明显变化的发现。手感好,易上手的手玩件,盘起来和我们的手掌五根手指相互对应交融,使我们品尝到玉阴柔的润美,顺滑,柔嫩和玉的阳刚之美,火刃不可伤。

玉的盘法

关于玉的盘玩方法,从清朝有关盘玉的记载,盘玉分为三种,文盘、武盘和意盘。

文盘:一件玉器将她放在一个小布袋里面,贴身而藏,用人体较为恒定的温度,一年以后再在手上摩挲盘玩,直到玉器恢复到本来面目。文盘耗时费力,往往三五年不能奏效,若是入土时间太长,盘玩时间往往十来年,甚至数十年,清代历史上曾有父子两代盘一块玉器的佳话,穷其一生盘玩一块玉器的事,史不绝载。南京博物馆藏一件清代出土的玉器,被盘玩得包浆锃亮,润泽无比,专家们估计这一件玉器已经被盘玩了一个甲子(60年)以上。

武盘:所谓武盘,就是通过人为的力量,不断的盘玩,以祈尽快达到玩熟的目的。这种盘法玉器商人采用较多。玉器经过一年的佩戴以后,硬度逐渐恢复,就用旧白布(切忌有颜色的布)包裹后,雇请专人日夜不断的磨擦,玉器磨擦升温,越擦越热,过了一段时期,就换上新白布,仍不断磨擦,玉器磨擦受热的高温可以将玉器中的灰土快速的逼出来,色沁不断凝结,玉的颜色也越来越鲜亮,大约一年就可以恢复玉器的原状。但武盘稍有不慎,玉器就可能毁于一旦。

意盘:是指玉器收藏家将玉器持于手上,一边盘玩,一边想着玉的美德,不断的从玉的美德中吸取精华,养自身之气质,久而久之,可以达到玉人合一的高尚境界,玉器得到了养护,盘玉人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意盘是一种极高境界,需要面壁的精神,与其说是人盘玉,不如说是玉盘人。

意盘精神境界要求太高,武盘须请人日夜不断的盘,成本太大,现在的玉器收藏家大多采取文盘结合武盘的方法,既贴身佩戴,又时时拿在手中盘玩。再怎么盘其实都是人在盘。盘的目的是为玉变,不管文盘、武盘、意盘,都是人的一种动作,都是人体温度或者摩擦温度的温度体现,这种体现没有时间,人为无法控制,只能等待、期待玉的变化。

还有一种网络上介绍比较多的是荞麦壳盘玉。就是借助物质盘玉。

荞麦壳,三棱形,富弹性,呈棱形,坚而不硬,能在地下埋藏百年不变质,常经日晒和水洗不变质。这就说,在盘玉摩擦过程,玉的表面受到了硬质壳的摩擦,壳是有着尖锐的边角,从而是除去玉石表面污垢之利器,同样也是一种慢抛光的过程。由此,玉石表面细润光净之表现,这是表面现象。不过当今的抛光技术与其有着关键的借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