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刘兴奇:你被免费过吗?

来源:二三娱乐

’似乎人们都喜欢免费的东西,而且只要听到免费这个词语,就非常激动,欢呼雀跃。

现今时代,满大街、满网络都是“免费”这个字眼在晃动,好像人活着就不用花钱了一样。

我仔细地代大家想了想,似乎我们从小到大,从没得到过什么免费的东西。

你得到过什么免费的东西?拿来摆一下。

最多也就是别人给站了几个小时留着哈喇子的你免费发个棒棒糖,或者作诱饵象征性地在几十万几百万人里奖一个iphone6,其中奖概率比火星撞上地球还低。

想想也是挺可笑的事情。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被免费过什么,但他们动不动就说:不免费?我才不要呢。

好像他们这辈子就是免费长大的一样。

好像在他们的生活里,免费是主流,收费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

……

比如我做软实力教育,也总有个别人问,为什么不免费?

这个问题问得好。

我也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去免费给别人工作?

……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认知的偏差。

就是人们习惯性认为,某些东西应该免费。

尤其,他们习惯性认为,无形的产品就是应该是免费的。

但我从不这么认为。

我大学期间也参加过一些校外培训,我也花了几千块,但我觉得是应该的。

别人为什么要免费给你知识?

别人的知识可能是别人的以近视眼为代价换过来的,是青春、时间、生命、挫折、痛苦换来的。

谁的知识是天然长成的?

价值论上说,凡是凝结了价值的东西,不论是有形的手机,还是无形的启迪,都是有价格的。

……

不论网络多么发达,不论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平台或APP让我们能获得多少免费的知识,其背后肯定是有某种机制,对知识的供应者进行了补偿。不然,那些供应知识的人就饿死了。

近些年来,作家和音乐家一直在叫屈。因为他们的版权没有得到保障,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下载或阅读他们的东西,结果就是,他们辛苦创作了很多东西,但自己没有经济收入。但毕竟他们不是神仙,他们也是需要经济收入和吃喝住行的。这就迫使他们去另谋他业,从而就很少有人来做这种创作了。

这是我昨天看过的一篇文章,大意就是如此。

……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打赏”的功能,我很是欣赏。因为我看到很多专注于创作的微信、微博,都有了收入。具体就是,你看了某篇有价值的文章,随手给他打赏一块两块。这对于那些持续提供价值信息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鼓励和支持。

社会越来越发达,我希望这类“打赏”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和形式多样化。你看了某样东西,随手给别人几毛几分钱,积少成多,对创作者就很有用了。只有他们能活下来,我们才可能享有更多的东西。

当然,我没开通打赏功能,大家不必打赏我。但我希望大家记住的一点是:我们似乎从未得到过什么免费的东西,而且我们要尊重别人的价值,正如我们的价值也需要别人的尊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