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欧阳修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来源:二三娱乐

有一次,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其气至大至刚,用正直培养,而不用邪恶去伤害,然后存天地之间。浩然之气,是仁义道德相辅相成,日积月累形成的。"

每回读欧阳修,总觉得他是个善养浩然之气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观其一生,用其学生苏轼的诗句形容极为贴切: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是什么成就了欧公的"浩然之气"呢?是宁折不弯的刚直,是成人之美的大度,是"料青山看我亦如是"的得意。

                            一丶刚直

景祐三年(1036年),宰相吕夷简执政多年,提拔使用的大多出自他的门下。范仲淹呈上《百官升迁次序图》指出偏私之弊,建言越级选拔之事不能尽交与宰相。吕夷简大怒,反诬他结党营私。不久范仲淹被放知饶州。当时朝臣纷纷论救,而身为左司谏的高若讷落井下石,到处诋毁范仲淹。欧阳修义愤填膺,奋笔直言,写信骂高若讷,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二字。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上奏仁宗,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康定元年(1040年) , 范仲淹任为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后,聘请欧阳修为掌书记。欧阳修笑而谢绝:“我昔日的举措不是为了一己之利。我们虽然同时被贬谪,但也不必同时升迁。”

凡刚直的君子皆为公心,嫉恶如仇,明辨是非,执朴守真。欧阳修力挺范仲淹痛骂高若讷的情状,堪比西汉司马迁在汉武帝朝堂之上冒死为李陵辩护,虽后者结局更显悲壮,但两者都是绕不过自己的正直之心。晚年欧阳修奉召主修巜新唐书》,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秋》笔法,秉持史家直笔之心。苏载叙赞:"记事似司马迁。"

朱文公言:"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此言形言欧公刚正为公之心,也十分贴切。面对吕夷简们乱扣"朋党"之帽,庆历四年(1044年)欧阳修上奏章《朋党论》,给以坚决的回击。《朋党论》一文正大光明,浩然之气跃然纸上: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二、大度

明末茅坤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我在教授“唐宋八大家”时,总喜欢和学生做一道数学题:如果没有欧阳修,“唐宋八大家”还剩几人?答案是只剩下韩柳俩人。巜宋史·欧阳修传》曾这样高度评价欧阳修的奖掖后进的大度: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文人相轻,司空见惯。欧阳修却跳开了这个心理磁场。

他平交布衣,奖掖后进。曾巩科举落榜,他写下文章《送曾巩秀才序》,批评当时的考试制度,激励年轻的曾巩不要放弃。

他慧眼识人,为天才铺路。嘉祐二年,欧阳修当主考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初试文)和巜春秋对义》(复试文)眼睛一亮。放榜时知道此俩文皆出自一个叫苏轼的举子。他很兴奋,给梅尧臣的信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看到后生才情勃发,年过五十的欧阳修竟然兴奋得孩童一般,信誓旦旦地要为苏轼出人头地开山避路,爱才之情,溢于言表。

欧阳修是公认的北宋文坛领袖。领袖者,讲究的是格局、视野和胸怀。担不起"大度"二字是难成领袖的。欧公海纳百川,浩气长存,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美!

                                三、得意

欧阳修贬滁州,号"醉翁"。后又号"六一居士"。并作巜六一居士传》,文章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客问何为六一?欧公答日:"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道:"这不五一吗?"欧公抚须微笑道:"凭我这老翁,得意于这五物之间,能成为第六个一乎?"

一为藏书。欧阳修自小酷爱读书,"至哉天下乐,终日在几案"。"物常聚于所好",出对书籍的热爱,他开始藏书。得益于长期任职于馆阁的经历和文坛盟主的地位,聚书快速:藏书一万卷!并营造藏书室六一堂。

二为金石。欧阳修于宋嘉祐八年 (1063)编撰成《集古录》,共10卷,收集了历代古器物和石刻的铭文拓本400多种,是我国最早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三为古琴。古琴家说:古琴就是让人慢下来,在悠远琴韵中生发智慧。欧阳修深得此道,他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治好困挠他多时的"幽忧之疾"(抑郁症)。

四为棋局。欧阳修喜欢下棋,以致睡觉做梦也想到了棋,他在一首《梦中作》的诗中写道: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世换,酒阑无奈客思家。在他家里还有专门开有“棋轩”供友人来下棋。

五为美酒。离开颍州时,无数百姓来送行,多情的老欧默然流泪,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二句:“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酒,不仅是他的灵感来源,还是他爱这个世界的见证。

六为欧公。他是如此自信,"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他是如此潇洒,"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他是如此悲欣交集,"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难怪仁宗会对侍臣说:“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

人活其一生,贵在得意。"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得意于田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太白得意于自然;"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摩诘得意于禅宗。欧公得意于五物,"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读书,鉴碑,弹琴,弈棋,饮酒,我自陶陶,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个四岁而孤、母亲以荻画地课书的卢陵少年一路成长,经历宦海沉浮,终成股肱之臣、文坛宗师。他以刚直养气,大度容气,得意运气!其浩然正气存天地之间,有如日月精华,令百代敬仰。元脱脱修巜宋史》时不由赞道:

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