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心·一 饰心·二 饰心·三 饰心·四 饰心·五 饰心·六 饰心·七 饰心·八| 作品
| 修身·内篇·乐集
坐间皆谈笑而我色庄,坐间皆悲感而我色怡,此之谓乖戾,处己处人两失之。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将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倍惑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
分明认得自家是,只管担当直前做去。却因毁言辄便消沮;这是极无定力底,不可以任天下之重。
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吾道必大行之自然后见,便是抱关击柝,自有不可枉之道。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
若曰在卞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道,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又安知大任到手不放过耶?
才能技艺让他占个高名,莫与角胜,至于纲常大节,则定要自家努力,不可退居人后。
处众人中孤另另的别作一色人,亦吾道之所不取也。子曰:“群而不党”群占了八九分,不党,只到那不可处方用。其用之也,不害其群,才见把持,才见涵养。
半暇·一| 译文
同别人坐在一起, 别人都笑而我却神态庄重; 同坐的人都悲伤而我却若无其事。其表现与众人相背, 与人与己都是个失误。
十分的精明是必要的, 但应在纯朴中使用。自古以来,得祸的人中, 精明的人占十分之九, 没有因其浑厚而得祸的。而现在的人, 唯恐精明到不了极点, 这就是愚蠢的原因吧。
明确断定自己是正确的, 就勇敢地担当起来努力去做。如果遇到诽谤便退缩垂头丧气, 是缺乏坚定信念。这样的人, 不能肩负国家的重担。
以小的委屈去求得大的发展, 圣贤之人都不会这样做。道在广泛实行之后, 可以收到显著的成效。即是守门巡更的小吏, 也有不可随便取消的道理。松柏生来垂直, 士人君子虽穷, 但为人正直。
如果身在下位, 遇到难事, 姑且忍辱负重, 以图来日显达富贵, 然后恢复正道。这样便表现出是两截人, 即使做官之后, 也是两截人。怎么知道在做了大官之后能恢复正道呢?
才能技艺, 让别人取得美名, 不与他人争夺。至于人伦纲常大节, 一定要努力, 不要落在他人之后。
与众人相处时, 孤零零另作一种人, 也是我们所不取的。孔子说:“合群而不结党。” 这个原则, 被大多数人所遵循。不结党, 只有在非用不可的时候才可适用。按照群而不党的原则行事, 就不会损害别人的利益, 才能表现出自己的能力, 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涵养。
半暇·一| 简介
| 附言
《修身·呻吟语》已书写至节选三,不同于之前书写诗词的感觉,该文更贴合自己内心的情感倾向,更具练心特质。若写字,单纯只是为了写漂亮,自是万万不可的,这样就难免陷入矫揉造作之列,趋于同质化。
本想在节选三书写自己的第三种风格,但着实时间上不允许,所以对于附言也仓促提前,不知说些什么是好。
戊戌 四月十八 戌
| 心画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汉·扬雄 ”
| 文章
| 箴言
凡听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吕坤《呻吟语》
半暇·三| 寄语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谢谢赏阅!